敵意
‧本文由 asd 分享 ‧
2008-11-28 ‧
顯示 4,292 次
‧
轉寄 5 次
‧
短評 5 篇
‧
根據衛生署的台灣地區十大死因統計資料(http://www.cichb.gov.tw/sta_information/sta_informations.asp),從民國89年(2000年)以來,心臟疾病成為排名第三大的死因,甚至在2004、2007年成為當年第二大死因。暫且不論其他因素,單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考量,「敵意」是預測一個人會不會罹患心臟病的重要指標。
1960年代初期,兩位心臟科醫師費利德曼(Meyer Friedman)及羅森曼(Ray Rosenman)發明了「A型性格」(Type A)這個名稱,用來形容在一些人身上發現的一組特質:競爭心強烈、不斷追求成功、永遠覺得時間不夠、沒有耐心、以及具有敵意。……
(這中間有一個插曲,修理這兩位醫師心臟科診所沙發的某位工人是發現A型性格跟心臟病關聯的第一個人,他在修沙發時說:「你們的病人到底有什麼毛病啊?一般人的椅子是不會壞成這個樣子的。」)
在1980年代初期,心臟學門一些重量級的人物集合起來開了個會,檢驗了相關證據,最後做出結論:具有A型性格的人患上心臟病的風險,至少和抽煙或是含有高膽固醇的人一樣高。……
近年來,科學家重新分析一些原始的A型性格研究,把諸多的特質一一分開來考量後,就顯現出敵意是預測罹患心臟病與否唯一重要的因子。……高度的敵意可以用來預測是否會罹患冠心病、粥狀動脈硬化,以及伴隨這些毛病而來的高死亡率。而且,這些研究已將一些重要的因子,如年齡、體重、血壓、膽固醇值及抽煙等,都做了控制。因此,不太可能說敵意與心臟病的關聯,是由其他的因子所引起。更晚進的研究顯示,敵意對所有的疾病來說,都會增加死亡率,不單單是對心臟病而已。(《為什麼斑馬不會得胃潰瘍?:壓力、壓力相關疾病及因應之最新守則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 an updated guide to stress, stress-related diseases, and coping》頁348)
《越快樂越健康Healthy Pleasures》這本入門實用的正向心理學書籍將「敵意」做了更進一步的描述。
不和別人來往、自我中心以及對別人抱有敵意的人特別容易得到心臟病。
敵意是許多小事累積起來的連續仇恨。一個人可能表面上好像關心別人,但是內心其實只注意自己的財產、社會地位、收入等等,而對任何事物表現出過度的不滿。這種充滿敵意的人冠狀動脈阻塞的比例最高。
並不是要做好好先生。憤怒有時也很有用,它使我們跳出沒有成果的生活情境。偶爾必須表示憤怒才能得到我們需要的東西,把討厭的人趕走,消除烏煙瘴氣。
但是如果把敵意當作生活的方式,會給自己帶來危險。敵意之下有很強的自我涉入,一個自認比別人優秀的人很容易受到別人挑戰的傷害。敵意可能是應對這種挑戰的方式,因為他心中想的是:「你算老幾,敢來挑戰我?」對那種自我涉入,任何事件都看成是人身攻擊的人,會把許多事——如股市的漲跌、公司的盈虧、日常生活婚姻生活的爭執——都看成針對他而發。有些人認為每樣東西都是他的——我的太太、我的小孩、我的公司、我的汽車、我的鄰居、我的教會——有非常多需要他去防禦的領土,使他疲於奔命好把敵人趕出去。
這些有敵意的人說話時用到比較多的自我參照詞語,開口閉口都是我、我的。當以這種眼光去看世界時,這個世界自然是以他為中心,圍繞著他轉,這種人心臟病發作而死亡的機率比非自我中心的人高。他們的血壓也高,因為他們對壓力的反應很強烈,把每件事都看成是挑戰,卯足了全力去對付它。
自我中心且有敵意的人把自己和世界分離,而不是把自己看成世界的一份子。他們砍斷了維繫自己生命的社會互惠互助的聯繫,這個結果就是「使他們心碎」(break their hearts),如字面上所說的一樣。
這種情況的解藥是無私無我,只有無私地將自己與別人連結在一起,才能保護自己不受到威脅的傷害。假如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別人的福祉上面,對生活的改變和打擊的看法就不會那麼激烈,因為我們看到別人也遭受到同樣的不幸,這使我們比較不會生病。(《越快樂越健康》頁252)
由哥倫比亞大學外科系教授兼副主任歐茲(Mehmet C. Oz)醫師與紐約州立大學上州分校(SUNY Upstate)藥學暨麻醉學教授羅意升(Michael F. Roizen)醫師共同著作的《你的身體導覽手冊》在「你的心臟和動脈」這一章提到要「拒絕憤怒和敵意」才能愈活愈年輕:
強烈的負面情緒對心臟不利,還會使你的生理年齡老了8歲,因此這不只是難過而已。這一類情緒會造成高血壓,打亂體內的正常修護機制,還會壓縮血管,阻礙血液流通。有好幾種比較健康的治療方式,可幫助你處理這些破壞性的情緒,包括學習放鬆技巧和打坐、結交一些從來不曾生氣的朋友。(《你的身體導覽手冊YOU: The Owner's Manual: An Insider's Guide to the Body that Will Make You Healthier and Younger》,頁54)
或許可以研究看看,2000年以後台灣的社會環境是不是有什麼變化?特別是2004跟2007年有沒有發生什麼事升高台灣老百姓的「敵意」?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anna
於 2008-11-28 07:54:08 說 這裡的「敵意」台語叫「鬱卒」 | |
叮咚= Dare to dream, able to win! =
於 2008-11-28 09:35:18 說 人除了外在的抵禦外敵、微觀的對抗細菌病毒之外,還有無形的心魔之爭。 而這心魔之爭,卻又紮紮實實地傷了那顆活跳跳的心。 很有趣的一份研究報告。 當每天休息放鬆辛勞的身軀時,不妨也問問自己的心,累否? | |
anna
於 2008-11-28 09:46:49 說 很抱歉自己的無心,傷了你的心,再次向你致歉! | |
叮咚= Dare to dream, able to win! =
於 2008-11-28 10:42:01 說 anna, 你太敏感了啦。 我所謂的心魔之爭,不是日前那些爭嘸吃的文筆交鋒,那反而是一種樂趣呢(互相漏氣求進步啦)。這裡指的反而是自己心中的貪嗔痴怨,發作之際總能隱隱感到,卻又總是發作。 你有空可以看一下網站宗旨,這裡的不砍文和鼓勵評論政策,為的不是鬥嘴鼓,求的是人們把當下的想法寫下,留待日後重溫、醒思,看自己在過去、在未來有什麼想法,這是很有趣的,不是嗎?我思,故我在。一思出一言,一言成一人。 | |
anna
於 2008-11-28 12:29:31 說 那我就放心了,對道的一知半解在這賣弄,真的重溫之後,真該好好醒思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