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來自土地的呼吸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12-29 ‧
顯示 3,109 次
‧
轉寄 36 次
‧
短評 0 篇
‧
聽作家吳晟講了一個的故事。故事起源於他開始在自己的家園種樹,一如所有讀書人想望的,他想在樹林中有一間書屋,可以在那裡閱讀寫作,和家人朋友聊天泡茶,於是建起書屋。可他的孩子不同意了,批評他:怎麼可以為了自己的書屋,又讓土地上多了一塊水泥地呢?
吳晟不服氣的說,我只是建一間小小書房,我有這麼多書呢,何況只是小小一塊地。可是孩子不依不饒,批評說,如果大家都這麼想,土地就會被水泥填滿了。他苦笑說,這是自己教孩子的觀念,結果自己都沒做好,唉!有點慚愧。
「孩子說得對,大地不能蓋滿了水泥,要讓土地能夠呼吸。」吳晟說。
泥土地和水泥地的最大不同是:泥土地可吸收雨水、濕氣,把雨水存入大地以後,經土地的過濾,變成山泉水、地下水,水資源可以不斷再生。可是如果蓋起了水泥地,雨水就只能流入排水溝、下水道、河流,最後直接排入大海。城市化愈嚴重,人們蓋的水泥地、柏油路愈多,土地就愈不能呼吸,雨水的循環使用率就更少,造成水災的機會就更大。
這只是生態學常識。但要執行起來,還真是困難。吳晟因此想,能不能有一種工法,可以把書屋建起來,又可以讓土地呼吸的?於是他想到學原住民涼亭、或者傣族傳統建築的工法,用四根柱子把地基挑高,再於上面建房子。傣族是可以在下面養雞鴨豬,但傣族不會放那麼多書。這個方法能不能行,還未曾實驗過。不過它倒是讓土地可以呼吸的方法。
我非常喜歡「讓土地呼吸」這個觀念。它讓人覺得,土地像人一樣,是有生命的,可親近的。他會呼吸,會喘息,會呻吟,會吸收水份,會把吸進去的水,變成乾淨的泉水流出來,把吸進去的二氧化碳,變成氧氣呼出來。如果我們讓他負荷超重,如果他缺乏可以吸氣的空間,會窒息死亡。當土地窒息死亡,人還能活嗎?
事實上,「讓土地呼吸」是一個值得推廣的理念。有些公園裡的步道,是用來供民眾運動用的,可以儘量不要使用水泥地,更不必舖柏油,而是用小石子去舖路,如此,土地就可以呼吸,何況小石子當步道對身體健康有益,何樂不為?有些屬於山上遊樂區的平面停車場,也可以不必用柏油舖設,只要用小石子為底即可,以避免雨水直接流入河中,增加水患的可能。其它諸如社區公園、社區步道等,皆可如此。此外像河川的堤防,不要再用那些難看的「石肉粽」了,儘量古法,用石塊為基礎來做,讓土地保留喘息的空間,不是更好嗎?
這些年來,台灣悄悄轉變著。年輕世代的轉變最為明顯。許多年輕人重回中南部,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去尋找生命之根、土地之愛。他們或者去種植有機蔬果,去種花開農園,去經營民間藝術聚落,去寫作鄉村的農家故事,去為小小的村子記錄生命史,去經營有在地人文特色的民宿,去經營一條古老的巷子,一塊荒廢的農地,一個藝文的小空間。
他們彷彿種籽,在台灣各地播種。更有意思的是,在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在歷史記憶的追尋中,地方上的人們彷彿會因此聚合起來,成為一種在地的力量。隨便舉例:台南的老街逐漸成形為新市集(如神農街),許多在地古蹟變民宿;雲林的虎尾庴成為地方文人聚會的所在,還兼賣在地麥子做的麵包;台灣各地新興的農夫市集;乃至於「生態綠」經營的公平貿易咖啡,與世界各地連結,以直營協助農民避免跨國公司的剝削……。這些努力,都是一種可以「讓土地呼吸」,讓人文可以再生的行動。
近日以來,我一直覺得自己活在「兩個台灣」。一個是政治上層,愈來愈失去方向感,徬徨無力,充塞著憤怒和憂愁的台灣;另一個是質樸的底層和農村,有古老的土地的召喚,有追尋內在精神的力量,更有那麼一群人,深深自省,只是想要「讓土地呼吸」。
而我相信,希望一定會來自土地的呼吸,那真實的召喚之中。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