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里薩克斯風產業 吹出手感經濟
‧本文由 w28960138 分享 ‧
2007-09-24 ‧
顯示 3,195 次
‧
轉寄 10 次
‧
短評 4 篇
‧
六月的后里,晨曦灑落如茵綠野,順著產業道路而行,沿途盡是芋頭田與枝蔓藤生的瓜園,很難想像在這樣的淳樸風景裡,除了馬場與蔗糖,竟也是台灣薩克斯風的製造重鎮,產量與規模,均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目前台灣薩克斯風每年外銷總額約新台幣六億元,全台25家製造商,后里佔了14家(加工廠不算在內),產值約為全台的50%,世界不少知名的樂器品牌,都是在后里一戶戶的家庭工廠中,進行OEM(製造代工)。
1980年代,后里薩克斯風的全盛時期,全鄉就有將近30家的薩克斯風製造工廠,是歐美品牌業者的最佳代工夥伴;但隨著產業外移、國外競爭對手搶攻市場,后里的工廠數萎縮了一大半,轉型之路勢在必行。
台灣薩克斯風傳奇歷史
根據維基百科(wikipedia)的資料,世界上第一支薩克斯風是由比利時人阿道夫薩克斯(Antione Joseph Sax)於1840年發明,其後經過法國浪漫派作曲家白遼士(Hector Louis Berlioz)對其大加推薦,歐陸的管弦樂團遂逐漸將之納入編制中,20世紀初美國爵士樂興起,薩克斯風在美國掀起另一波熱潮。
怎麼看都跟歐美文化緊緊相連的樂器歷史,怎麼跟台灣中部的一個農業小鎮扯上關係?
台灣薩克斯風產業的開山祖師張連昌,原本是個世代務農的農家子弟,藝術天份極高的他,從少年時代開始,就捨棄當個平凡的農夫,而跟隨中國唐山來的嶺南派師父學習畫藝。
1944年,張連昌與后里地區的鄉紳張騰輝、張基盤等一群愛好音樂的年輕人組成業餘樂隊,在閒暇之餘進行表演。沒想到有次張基盤家中失火,把他們僅有的一把薩克斯風燒毀,本身精於工筆畫的張連昌,死馬當活馬醫,按著殘餘的熔體,把薩克斯風三百多個零件拆解繪圖,再花三年半的時間加以複製。
在當時,民生凋蔽,物資匱乏,想做薩克斯風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張連昌拿著已經沒用的樂器殘體,買銀來熔,錢花完了,就拿家裡的銅幣、木門的銅條滑軌、錫質燭台,當做焊接或是按鍵連桿的材料,就這樣,在1947年做出了全台灣第一支薩克斯風。
後來,這支薩克斯風在台北被一位菲律賓華僑出高價買走,「當時他提了兩大布袋的鈔票來買,我祖公眼都花了,那可是可以置田置產的金額,」張連昌的孫媳婦王彩蕊回憶起家中長者對她說過的故事,生動地描述。
就這樣,充滿文藝氣息的張連昌,這才驚覺原來樂器是可以賣錢的,於是開始收徒弟、找錢設廠,創立了連昌樂器行。如此師傳徒、父傳子,張連昌一生中收的徒弟不下百人,現今后里地區製作薩克斯風的業者,大多師承自張連昌,學徒出師後就紛紛自立門戶,再接著傳給第二代,無心插柳,卻開啟后里地區60年的薩克斯風傳奇歷史。
從輝煌一時到面臨挑戰
在台灣薩克斯風產業的黃金時期,全台每年的產量有五千多支,產值近新台幣十億元,其中后里就佔了七成。當時后里不但是台灣功學社最大的薩克斯風供應基地,更是歐美品牌業者的最佳代工夥伴。
只不過,與所有傳統產業一樣,曾經輝煌一時的台灣薩克斯風,隨著產業外移、中國大陸低價競爭的挑戰、以及功學社引進機器設備自行量產,目前的后里,樂器工廠萎縮了一大半,在台灣的市佔率也僅勉強維持五成左右。
市場小、利潤薄、傳承不易、關鍵技術遇瓶頸,后里地區原本星羅棋佈的樂器家庭工廠,如今,面臨著延續產業生命的生死關頭,而原本只是群老實的鍛冶師傅們,現在隨便跟哪位聊聊,每位老師傅彷彿都成了企管專家,說起傳承、研發、品牌,頭頭是道。
挑戰一:用藝匠精神傳承技術
「這是一個需要坐得住的工作,沒辦法讓你到外面四處趴趴走,」擁有47年薩克斯風製作經驗,煌偉樂器行負責人黃重雄瞇著眼,談起這種磨人心志的工作,很難被現在的年輕人接受。
過去手工製作薩克斯風年代,從畫工圖、鍛冶、退火、焊接,到拋光、噴漆、塗裝、再拋光、進行組裝等幾十道工序,靠的都是經驗傳承。從前習藝不講專業分工,每位師傅從頭到尾,每個零件製作都要學,一位學徒要經過三年的磨練才能出師,一把好的薩克斯風,更要花上一個半月才能打造完成。
現在,鍛冶技術引進模具生產,老師傅們配合工研院機械所的輔導,用現代化的設備讓組裝作業標準化,粗製管身結構,進一步,用較細膩的工法引發學徒的興趣,例如音孔的位置,以及按鍵的差異。
以往薩克斯風的製作多以西方人體型為考量,少從東方人的身材去思考。要與大量生產的樂器大廠競爭,后里的家庭工廠抓住師徒制的長處,用一對一教授手工「技藝」的方式,做出客製化樂器的可能,用人因工程原理去改善薩克斯風按鍵設計問題,設計出最適宜東方人、甚至兒童的尺寸、鍵距與擺放位置。
工匠終其一生,只從事一項事業,老師傅教授徒弟「工藝精神」的最深涵義,要讓手工做的客製商品長銷不墜,「做樂器的,往往憨直而內斂,不需要什麼學識,但是卻要堅守崗位,用自我要求不斷精益求精,」黃重雄談起量化年代,手工商品與工匠間的核心價值。儘管市場小、利潤薄,后里業者仍誓言要用工藝精神,延續台灣薩克斯風60年來的傳奇歷史。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lily
於 2007-09-24 10:42:05 說 手工產品,除了堅守崗位、精益求精之外,尚須無私的經驗傳承與認真的學習態度,如此才能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 |
point
於 2007-09-24 12:31:21 說 以為馬場比較有名 | |
jun
於 2007-09-25 16:39:33 說 有心堅持.... | |
小祐
於 2007-09-26 10:03:16 說 原來如此,受益良多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