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寶寶三大隱憂

‧本文由 w28960138 分享 ‧ 2011-09-03 ‧ 顯示 2,929 次 ‧ 轉寄 2 次 ‧ 短評 0 篇 ‧
整體社會結構的轉變已改變了現代父母教養小孩的方式,而人類的生活 也從滿足基本生理需求,轉變為由慾望驅使而引發的多元需求,您用聲光刺激您的寶寶嗎?您用溺愛對待您的寶寶嗎?您用糖水餵食您的寶寶嗎?小心,寶寶已陷入了現代社會的危機中!

你家也有電視、公主病、米奇林寶寶嗎?

隱憂一 電視寶寶 
你家也有愛看電視的寶寶嗎? 
爸媽是否察覺,寶寶只要眼睛一看到電視螢幕,就會盯著瞧,甚至迷戀上看電視的感覺呢?現代社會家家戶戶不只有電視,而是擁有螢幕更寬大,色澤更亮麗的液晶電視,因為電視螢幕變大,因此視力保健問題顯得更為重要。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侯家瑋表示,由於電視顯現出來的畫面為鮮艷的彩色,還有誇大的聲響可吸引寶寶,雖然寶寶對於光的整合能力不佳,但卻會被這類的聲光刺激吸引,也因此許多寶寶早已成為電視迷。

過早接觸電視 阻礙視覺發育
不過,爸媽真的認為寶寶能分辨電視上的色彩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眼科主任吳 淑芬 說明,事實上鮮豔的顏色對剛出生寶寶來說,也只能分辨明與暗,還有閃動的光線,從他們看出的世界並無強烈的色彩感。而侯家瑋醫師也說明,感官發展中屬視覺最慢,但隨著肢體發展成熟,像是頸部逐漸變硬,慢慢看的距離越遠,大約在2歲~2歲半之間視覺發育到達成熟。因此寶寶的視覺發展在未成熟之前,不應過早接觸過強的刺激。吳 淑芬 醫師特別提醒,寶寶需注意避免因意外引起的眼睛受傷,眼睛受傷的程度在短時間內或許無法馬上顯現,但若有意外應立即請醫師檢查。

電視≠保母 別讓寶寶黏電視
寶寶自己沒有選擇的能力,但父母卻可以把關寶寶的生活,現代社會因有許多父母工作忙,因此讓寶寶自己長時間看電視,甚至在保母家也無節制的看,除了對視覺發展有所損害外,對寶寶的心智發育也會有影響。侯家瑋醫師特別指出以下電視對寶寶的5大影響,別讓您家寶寶的小腦袋過度接收聲光與資訊的轟炸。
1. 影響腦部發育:此時為寶寶的腦部發育重要期,應該要有多元的刺激和互動,但看電視是單方面的接收,缺乏思考的空間。
2. 不當模仿:由於寶寶的認知未成熟,因此不懂得分辨節目內容,因此可能出現動作、言語等暴力行為,因此大人應把關看的內容,否則讓寶寶過早社會化並不好。
3. 閱讀困難:寶寶長期依賴看電視,因此習慣於被動的接收資訊,可能造成日後閱讀困難,無法好好的靜下心來思考學習。
4. 近視危機:水晶體發育未成熟,因此調焦距的能力並不好,有些小孩看電視沒有保持適當距離,很容易影響眼睛。最常見的狀況包括近視、閃光、斜視。
5. 影響食慾:看電視可能會讓寶寶因此而不想吃東西,甚或一邊看電視一邊吃東西,而又吃太多。

寶寶看電視 掌握6原則
如果想讓寶寶看電視,並非無節制的放任他隨易觀看,爸媽需要隨時把關寶寶看電視的狀況,掌握以下原則,可避免日後成為小小電視兒童的危機:
1. 時機:吃飯和睡覺前不要看,這牽涉了無法專心的問題,侯家瑋醫師表示,如果邊看邊吃容易影響進食速度,對咀嚼不好,因而引起消化不良、腸胃等問題。而睡覺前則因情緒興奮,或者電視太誇張、恐怖的劇情,容易引起寶寶晚上睡不好,甚至做惡夢。
2. 時間:最多半小時,一天頂多看兩次。侯家瑋醫師表示,如果是看書的話,時間可長一點,因為眼球會轉動,小腦袋也會跟著思考。
3. 監督:大人必須陪同觀看,除了控管節目內容外,還可隨機教育正確的觀念。
4. 光線:務必在明亮的地方觀看,因為處於暗室眼睛過度聚焦用力,對眼睛不好。
5. 控管:依照小孩的年紀選擇適當的內容。
6. 距離:吳 淑芬 醫師表示,看電視應保持適當距離,約為螢幕對角線長度的6~8倍最佳,如果過近的看電視螢幕,則可能導致近視。

愛護寶貝大眼睛有妙招
0~2歲雖為寶寶的視覺發育重要時期,但除了掌握以上的看電視原則外,在飲食方面應該均衡攝取各類的營養,減少油炸、甜食食物,並保持充足睡眠,或者可吃一些葉黃素,維他命B群、維他命C。最重要的是,多帶寶寶去戶外玩,看看綠色的植物,還有遠方美麗的景色,才是護眼最佳的方法喔!
不過吳 淑芬 醫師也特別提醒,應好好保護寶寶的眼睛安全,不要帶他去任何可能造成危險的地方,像是不要帶寶寶去看煙火,或是站在旁邊看人放沖天炮,因為爆竹都有潛在的危險。另外像家中的剪刀、鉛筆、鐵掛勾、魚鉤等都應收好,這些物品都可能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

諮詢站:
為什麼寶寶也喜歡玩我的手機?
爸媽一定有發現,寶寶喜歡拿著您的電話,模仿大人講電話,那模樣實在很可愛。侯家瑋醫師表示,和電視一樣,手機螢幕也有繽紛的色彩以及聲音,且寶寶的手可抓握,自己操作時手機會有回應,因此寶寶使用起來會覺得特別有成就感。但在此提醒爸媽,手機也有電磁波,因此最好還是買玩具手機給寶寶乾過癮吧!


隱憂二 公主&王子病寶寶
雖然說公主病或王子病,應當用於成人身上,意謂著這群人可能自小受家人呵護、伺候,心態依賴成病態,特徵是行為嬌縱,有問題常歸於外因,缺乏責任感。事實上,隨著少子化的趨勢,也讓現代社會寶寶受到過度呵護,相較起過去農村社會生小孩希望能增加人力,並有養兒防老的觀念,現代社會更因少子化風潮,轉趨為希望提供最好的教育,並期盼兒女成龍成鳳,但在這過度注目的過程中,確實也造就了不少公主(王子)病寶寶。

少子化的衝擊 獨生子女激增
一般人對獨生子女的觀感,似乎隱藏了一種無法剔除的偏見,邱惠瑄心理師則強調,小孩是否有公主(王子)病的最主要原因,牽涉到父母的管教態度,而非獨生子女本身的特性。因此邱惠瑄心理師提出以下3種獨生子女可能有的特質,讓媽咪做為參考。
1. 自我主義強烈:這邊提到的自我主義,並不能做為對獨生子女的一種批判,事實上每個小孩天生都有自私、自我的意識,而獨生子女的家庭,提供了自我主義更容易滋養的環境,因此父母態度具決定性因素。
2. 容易產生挫折失落感:由於獨生子女沒有手足,因此父母可完全滿足他們,長大後會意識到資源分配不均,失落感特別大。反之,有手足的寶寶從小因為資源有限,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到資源無法獨享,並需被分配,挫折忍受度就較高。
3. 信任感和安全感缺乏:獨生子女缺乏手足之間可以互相鬥嘴,但情感依然存在的特有信任感。與同儕相處的過程中,一旦衝突,有可能因此失去友誼,所以容易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由上可了解,獨生子女因為家庭結構的因素,因此影響了自我的人格特質。此外,邱惠瑄心理師也認為這樣的家庭環境因素,對於寶寶日後的人際關係、溝通方式、行為表現多少會出現一些差異。以下提出幾項可能的影響,爸媽可多留意:
1. 自私自利:獨生子女沒有手足瓜分資源,長期處於資源集中和獨享,因此不懂與人分享,在群體中顯得自私自利。
2. 內向:習慣獨處,不擅於與同年齡的人玩,對社交模式出現影響。
3. 指使口氣:時常以指使語氣對他人溝通,因為平常習慣於與大人溝通,而大人通常會讓他,但換成與同年齡的小孩溝通時,容易產生溝通不良。
4. 不夠社會化:與同儕的競爭意識較為薄弱,反之則較為單純。
5. 過度重視朋友:因為在家感到孤單,因此容易會有對朋友討好迎合的狀況。

公主(王子)病別來!3大教養的錯誤觀念檢視:
Tip1:給孩子我全部的愛
Tip2:孩子是我的唯一
Tip3:與孩子過度親密,不願放手。
教養問題固然重要,但若父母過度的關注,無論對寶寶或自己都會形成一種無形的壓力,而這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包袱,更可能成為寶寶發展自我人格特質的絆腳石。邱惠瑄心理師提出以下的管教建議,重點在於協助孩子分化成獨立的個體,以及協助他們融入團體和社會,而且父母的教養觀念應該一致,避免寶寶感到無所適從。
 
1. 掌握基本教養常規:像是吃飯、睡覺、清潔等常規,爸媽應堅定的訂立規則,目的在於不過份溺愛。
2. 適度冒險:用觀察代替監視,在安全的前提下,給孩子適度的空間去冒險,不要亦步亦趨的監視和干涉,試著先在旁邊觀察,非必要時不要介入,培養小孩的獨立性。
3. 減少命令與禁止:在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注下,容易會有這個不能做,那個不准做的擔心和期待,試著減少命令與禁止,不要強迫性的要求,也不要加諸太多過份期待。
4. 學會表達自我:應培養小孩懂得表達自己,並加強彼此交談、溝通的時間,讓獨生小孩不但在團體中被瞭解,也和父母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
5. 檢視自己的期待:父母應常檢視自己對於唯一的小孩是否投注過分期待,要懂得尊重小孩的差異個性。
6. 有限制的答應需求:對於小孩的要求不可有求必應,應有原則、有目標的給予,否則可能不懂得珍惜。
7. 增加與同儕相處機會:爸媽可多帶寶寶出去認識同年齡的小朋友,如果他們發生爭執,不要急著介入處理,而是先觀察小孩如何處理衝突,可以事後再教導。
8. 加入團體活動:帶寶寶從遊戲中學會遵守團體裡的規則,可以增進獨生子女合群的概念。
9. 多運動:很多獨生子女的父母,過度擔心外在環境可能的傷害,因而限制小孩的活動,不妨讓寶寶多出去戶外玩耍,不要過度的擔心細菌問題吧!

爸媽建立好典範 寶寶follow you
教養寶寶絕非只是單方面的努力,爸媽也應從自身開始留意,因為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如果爸比媽咪都沒做好榜樣,那麼寶寶也無法建立好人格喔!邱惠瑄心理師提出以下建議,養出乖巧好寶寶非難事。
1. 父母要安排自己的生活:應培養自己的喜好與興趣,不但可以減少父母過度關注小孩的問題,從中也可教小孩如何安排自己的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2. 培養公德心:從父母自己就應遵守社會規範,協助小孩融入社會環境,並培養合群精神。
3. 保留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親子良好互動的基礎來自於對彼此的瞭解,而足夠的相處時間是必要的,不要太忙碌而忽略家中唯一的寶寶。
4. 同理心的教導:要減少獨生子女可能產生的自私自利的心態,同理心的教導是重要的。父母親可以試著表達對弱勢族群的關懷,或是帶寶寶一起將不要的玩具捐給孤兒院,這些都是培養同理心的好方法。
5. 父母維持正常社交生活:可讓小孩有機會觀摩父母親的社交生活,從中學習如何建立友誼,融入社會和團體。

隱憂三 米其林寶寶
胖胖的寶寶似乎比較討喜,一圈圈胖胖的手臂和小腳,成了爸媽養小孩的成就感指標。甚至還有許多人認為,小時後胖不是胖,而是一種頭好壯壯又營養的象徵。但事實上,根據美國小兒科學會發表的文章認為,現今兒童最令人擔心的三大隱憂,就是「肥胖、蛀牙、身心方面的疾病」,我們可發現,這三個問題似乎是環環相扣的,因此肥胖問題所牽涉的層面很廣,無論對飲食、作息、心理發展等各方面的影響,都可含括在內。許多生活習慣,是從小時後就開始養成,因此爸媽不能再忽視此問題。

健康殺手 引起肥胖的主因
在了解引起寶寶肥胖的主因之前,爸媽應先了解他目前的生理發展狀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專任主治醫師張芳瑗表示,嬰幼兒時期是生長的重要階段,所以除非寶寶已經嚴重過度肥胖或是合併相關疾病,否則一般是不會建議嬰幼兒減少食物攝取來減肥,而是從寶寶的日常生活著手改善,使其營養均衡、增加活動。如何了解寶寶是否有過胖問題呢?一開始評估的最佳指標就是寶寶的生長曲線圖,此份圖表是經過調查全世界的寶寶所做出來的標準,對象是媽咪有餵母乳並且有適時幫寶寶添加良好的副食品的人、媽咪不抽菸、處於良好健康相關因素的環境成長的孩子,而且各種族、國籍都適用於此份生長曲線圖,因此媽咪應隨時查看了解寶寶的發育狀況。

肥胖的4大主因
1. 遺傳:侯家瑋醫師表示,如果父母都胖的話,那麼寶寶約有80%的機會變胖,如果父母其中一人胖,那麼寶寶約有40~50%胖。張芳瑗醫師也提醒,如果BMI (body mass index)超過生長曲線85%的位置,就有過重的傾向,而父母本身的基因雖是肥胖遺傳的主因,但也別忘記,父母的飲食生活習慣,也是影響寶寶變胖的重要因素之一。
2. 飲食習慣:目前國人飲食習慣西化,膳食纖維攝取不足,且1歲的寶寶大多開始吃大人的食物,張芳瑗醫師表示,若爸媽沒有控管,就會吃入過多高脂肪、過度油膩,且高糖分的零食,像是餅乾、飲料等等,甚至連寶寶最愛喝的乳酸飲料都有可能造成肥胖。
3. 作息不正常:有時爸媽熬夜,寶寶因為貪玩也會跟著熬夜,這樣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侯家瑋醫師提醒,如果睡太晚就會忘記吃早餐,甚至熬夜也會想吃宵夜,再者睡眠會影響寶寶的內分泌系統,缺乏生長激素,脂肪容易堆積在體內,因此還是讓寶寶早點乖乖上床睡覺吧!
4. 環境:由於現代社會環境的更動,讓大多數的人多進行室內活動,加上父母工作忙碌運動量減少,因此多從事靜態活動。甚或運動完也習慣喝飲料,反而讓體重直線上升。
 
肥胖不是病 胖起來要人命
體型過胖多少會對身心理造成一些負面影響,雖然說寶寶的體重數字並無法決定日後的體型,但其養成的不良飲食習慣卻可能跟著他一輩子。根據許多醫學相關研究也都指出,肥胖的影響其實很深遠,一不留意疾病可能就找上門。不過,在檢視寶寶因為肥胖所可能引起的症狀時,侯家瑋醫師提醒應先排除疾病因素,像是腦炎、腦缺氧、腎上腺功能失調因而分泌過多類固醇、還有小胖威利症,都可能引起異常的肥胖。

資訊站
什麼是小胖威利症?
這種病的病因肇因於第15號染色體有一微小基因缺陷,小胖威利症的病童從新生兒時期,就會出現哭聲弱、吸吮力差、肌肉無張力、四肢活動力差等現象。但到了1歲至2歲時期,病童卻忽然變得胃口奇佳、食慾大增,整天不停地吃,體重也急速增加,但是除了身體不斷發胖之外,卻長不高、智力發展遲緩,甚至變成輕中度智障。
若您的寶寶生理狀況一切正常,排除疾病因素後,以下提出幾項肥胖可能造成的症狀,爸媽可別以為這都是大人才會發生的狀況,需要時時留意喔!

2 肥胖引起的8大症狀
1. 人際關係:除了外觀上較不美觀外,也會影響人際相處的觀感,侯家瑋醫師認為,許多人會片面的將肥胖與負面觀感聯結,像是懶惰等等,因此肥胖的人容易對自我失去信心。張芳瑗醫師也認為,胖的人通常運動方面靈敏度較差,特別是較小的小孩表達方式較為直接,因此在體育競賽,或者是進行身體檢查時,容易在同儕之間產生自卑感。
2. 心血管疾病:日後容易有高血壓、高血酯、三酸甘油脂上升、尿酸過高、脂肪肝等狀況。張芳瑗醫師特別提醒,近年來一些相關研究也提出,即使是在新生兒時期體重增加過快,日後得到這些心血管疾病的機率似乎也會增加。
3. 皮膚:侯家瑋醫師特別提出兩種因為肥胖產生的皮膚問題。第一是關節出現脂肪在皮下的黃色瘤;第二則是因為脂肪過多,肥胖容易讓胰島素增加,此時皮膚會產生黑色棘皮,好像有一層垢洗不乾淨的感覺,看起來粗粗的但摸起來卻是像絲絨般柔軟,這是因為皮膚生長因子增加,讓皮膚角質化,以及黑色素沉澱,因此皺摺處會出現棘皮,要注意的是日後可能有糖尿病的傾向。
4. 骨骼:因為肥胖問題對骨骼是一種負擔,因此侯家瑋醫師表示,過胖容易讓關節痠痛、關節壞死、磨損過度,甚至走路會痛,更不喜歡運動,容易造成肥胖的惡性循環。除此之外,張芳瑗醫師也提醒需注意因體型過胖而讓寶寶出現大肢體發展的遲緩問題,因為有些寶寶太胖懶得翻身或走動。
5. 神經:因為末梢神經受到影響,因此敏感度較差。
6. 內分泌:有些寶寶可能因為內分泌失調引起肥胖,而侯家瑋醫師也指出,內分泌問題可能會讓小孩出現性早熟的問題,像是月經提早報到,或是第二性徵提早出現,還可能造成日後身高有落後現象。
7. 腸胃問題:可能因為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而出現便秘狀況,張芳瑗醫師提醒應多吃蔬菜水果,增加運動量及水份攝取;若改變飲食也無法改善,甚至出現腹脹、腹痛、肛裂…等便秘的併發症狀,則可嘗試益生菌的補充,甚至必須求助醫師的協助。
8. 呼吸系統:因為組織肥厚增生的關係,侯家瑋醫師表示肥胖小孩會提早出現呼吸中止症,也就是俗稱的打呼現象,而且容易鼻塞。

留意生長曲線 了解發育狀況
爸媽可先請醫師評估寶寶的生長曲線,依照性別對完身高體重後,若BMI超過第85百分位以上,就代表寶寶有過重的問題,此時爸媽就應開始注意寶寶的健康狀態,且有些特殊疾病會合併肥胖問題,因此若問題嚴重應諮詢醫師。張芳瑗醫師提出以下的解決對策,控制好米其林寶寶的體重,才是對他生長發育最好的。此外寶寶到3歲之前是腦部發育的重要時期,因此應讓寶寶增加活動量,才能長高變聰明。

2 控制米其林寶寶 6大解決對策
1. 喝母奶:母奶的營養成分為黃金標準,因為喝母奶的寶寶會自我調整控制喝的量,且母奶中有特有的成分控制寶寶的食慾,不會讓寶寶過胖,但喝配方奶常需喝固定的量,因此食慾會越養越大。
2. 不要過早添加副食品:最好在寶寶4~6個月時添加為佳,從米麥精、澱粉類(米湯、馬鈴薯泥)開始,等到6~7個月再開始吃糖份較高的果汁或果泥。
3. 多吃膳食纖維:養成寶寶吃纖維質食物的習慣,像是五穀、蔬菜、水果、奶製品,並記得不要吃油炸物。不過現代寶寶偏食、飲食過量的問題嚴重,許多父母擔心寶寶會不夠健康,因此反而藉助維他命、纖維粉等健康食品來補足寶寶的營養,但張芳瑗醫師認為,這樣的飲食方式是本末倒置,正確的做法應是從食物中來獲取完整的營養,吸收效果也較佳,而不是都不吃正餐,反而吃了許多號稱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的飲料,或者以零食做為對寶寶的一種獎勵,天然的蔬菜水果對寶寶才是最好的。
4. 少吃零食:千萬別讓寶寶把零食當正餐吃,許多小孩習慣吃零食後就戒不掉,像是乳酸飲料、巧克力牛奶、餅乾糖果、可樂等都應節制,若想吃零食可用水果代替。
5. 控制熱量:對寶寶而言,通常一公斤體重約攝取110~130大卡的熱量,但仍應依照個人的活動量與體型而訂。
6. 增加活動量:應多讓小孩出去活動、曬太陽,並不要一運動完就喝飲料,保持運動才是維持體重的最佳方法。
良好的飲食習慣應從小做起,侯家瑋醫師提醒,12歲左右為日後體型是否肥胖的分界點,若繼續肥胖脂肪細胞會增加,即使減肥也會又吸收到細胞裡容易復胖。因此應讓寶寶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別讓肥胖問題提早找上門喔!
decoration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Plurk 噗浪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寄件者: 為避免成為廣告信跳板,本功能限會員使用!加入會員
收件者:
留言:
 
forward collect
collect title
collect button
  •  社會

keword icon
關鍵字建檔說明
  1. 關鍵字是您認定內容相關性或方便記憶、搜尋的用詞。
  2. 以名詞為主,避免用詞習慣的差異。
  3. 設定欄位上方為目前的關鍵字詞及得票數。
  4. 被勾選的關鍵字代表您所投的認同票。
  5. 您可勾選這些選項,或由設定欄中新增更多關鍵字。
  6. 新增關鍵字時,請以空白或斷行來區隔關鍵字。
為了更容易取得相關資訊,請大家協助建檔,謝謝!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1.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2.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3.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1.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2.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3.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4.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5.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 贊助會員 mvp ─── 贊助網站營運基金之會員(一天一元)詳細內容
    • 分享會員 vip ─── 長期且持續分享,半年內超過 100 篇以上者 詳細內容
手動
登入

 
 
快速
登入
使用 Facebook 帳號登入
查詢
密碼
 

  • 2013 網站改版公告
  •  
  • 歡迎lon1329加入!
  • 歡迎Judy Rila加入!
  • 歡迎TC加入!
  • 歡迎太陽餅加入!
  • 歡迎Mzzzz加入!
  • 歡迎anthony899841加入!
  • 歡迎jbtu加入!
  • 歡迎安安加入!
  • 歡迎柯國斌加入!
  • 歡迎Walis Nokan加入!
  • 歡迎Rachel Green加入!
  • 歡迎James Doe加入!
  • 歡迎James Vergara加入!
  • 歡迎Sofia Vergara加入!
  • 歡迎Cindy Cheng加入!
  • 歡迎鄭母菌加入!
  • 歡迎Jin Chen加入!
  • 歡迎Wei Zihan加入!
  • 歡迎林依依加入!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