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諒「憂鬱症患者」
‧本文由 wbstaylor 分享 ‧
2008-06-27 ‧
顯示 2,675 次
‧
轉寄 10 次
‧
短評 4 篇
‧
(聯合報╱賴仕涵�敦南心診所院長)08.05.29 門診中常見陪同憂鬱症患者來就診的親友,開口閉口總是「他就是太想不開了」、「為什麼她要那麼悲觀、不讓自己開心一點!」
每每向他們解釋,憂鬱症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生理因素(或者說天生體質如此)所引起時,卻總是會看到親友們露出狐疑的表情,態度懷疑。近日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以正子斷層造影(PET)針對憂鬱症患者進行腦部掃瞄,更加證實了這個說法。
這個最新的研究結果乃是美國國家衛生院贊助,由密西根大學憂鬱症中心近日在美國精神醫學會年會發表。為了澄清憂鬱症患者腦部實際狀況,學者特別找了符合診斷、但從不曾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的患者,以避免藥物治療後造成腦部狀態的改變,以正子斷層造影進行腦部掃瞄。
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腦中的血清素接受體以及腦內嗎啡受體數量都比一般人低。血清素與憂鬱症發生有直接且明顯的相關,而腦內啡則是能讓人產生愉悅、欣快感,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後,可造成腦內啡濃度提高,進而產生放鬆、愉快感。
經由適當抗憂鬱藥物的治療後,則可以使腦部產生更多血清素接受體,並提高腦中血清素濃度,進而改善種種憂鬱的症狀。
研究也發現,罹患憂鬱症的患者雖然血清素接受體普遍較少,但其中有一部分人數目又較他人更少。這些人往往對抗憂鬱藥物反應不佳,而且因憂鬱症狀所造成的日常生活負面影響也較大。
這也說明了為何目前常用的抗憂鬱藥物約對七成到八成患者有顯著效果,但對其餘患者則效果不顯著,往往必須輔助其他藥物協同治療,才能改善憂鬱症狀。
沒有真正罹患過憂鬱症的人,是很難體會那種絕望、無助、一片陰影籠罩的可怕感受,更沒有資格責怪他們的悲觀、想不開、負面思考。而且即使這麼說,往往也只會造成反效果,讓他們更加自責、更覺得自己很沒用。其實只要適時的陪伴、傾聽,表達自己的支持與理解,不一定非得說些什麼,反而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龍捲風= 平生修得隨緣性-粗茶淡飯也知足 =
於 2008-06-27 03:54:35 說 台灣在這方面還是要向西方學習! | |
xu= 我一嵗了 =
於 2008-06-27 07:57:53 說 很赞同本文 | |
point
於 2008-06-27 12:15:23 說 要多運動呀 | |
麼麼綠茶
於 2008-06-27 19:26:13 說 憂鬱症患者是否都有自殺倾向? 我妹妹最近很讓我担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