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境界中的得失觀
‧本文由 wbstaylor 分享 ‧
2009-09-02 ‧
顯示 4,252 次
‧
轉寄 6 次
‧
短評 1 篇
‧
孔蔑是孔子的侄子,宓子賤是孔子的學生,兩個人都做了縣令。一次,孔子前往孔蔑那裡,當時正值春季農忙時節。孔子在路上看到一些田地荒蕪,百姓站在田邊,樣子非常愁苦,孔子問道:「為什麼不去耕種?」百姓說:「因為半年之內沒有交足稅,按照規定受到不允許種地的處罰。」孔子聽了很憂慮。
孔子見到孔蔑後問道:「自從你出仕以來,有何收穫?有何損失?」孔蔑說:「沒有什麼收穫,卻有三樣損失。君王讓人做的事情就像一層一層的衣服一樣那麼多,政務繁忙整日憂心忡忡,哪兒有時間治學?所以雖然學習也不能夠領悟到什麼道理,這是第一個損失。所得到的俸祿少的像粥裡的米粒一樣,不能照顧到親戚,親友們日益疏遠,這是第二個損失。公務急迫,很多事不能遵照禮節去做,也沒有時間去探視病人,別人又不理解,這是第三個損失。」
孔子說:「我聽說,懂的為官之道的人,從『仁愛』思想出發,明德慎罰。用政令引導,用刑罰約束,這樣做,民眾只想到如何免於刑罰,不會想到是不是可恥。用德行來教化,用禮儀來約束,民眾不但守法知恥而且能明理向善。可使責罰的事情不發生啊!指導思想正確,才能得到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孔子又來到宓子賤那裡,看到當地物阜民豐,百姓誠實、有禮,孔子問宓子賤:「自從你出仕以來,有何收穫?有何損失?」宓子賤說:「沒有什麼損失,卻有三樣收穫。無論做任何事情,即使處理繁冗的公務,都以聖賢之理為指導,把它當作實踐真理的機會,這樣再學習道理就更加透徹明白,這是第一個收穫。俸祿雖然少的像粥裡的米粒一樣,也分散給親戚一些,因此親友關係更加密切,這是第二個收穫。公事雖然緊迫,仍然不忘記遵守禮節,擠時間去慰問病人,因此得到大家的支持,這是第三個收穫。」
他們寒暄問候的時候,城中傳來陣陣彈奏琴瑟、演唱詩歌的聲音,孔子笑著說:「治理縣城也用禮樂教化嗎?看來百姓們都很和祥,你是怎樣做的?」宓子賤回答:「您對我們講過『君子學習道理就應該愛護他人』,我既然跟您學習了禮樂等教化之道,當然要把它應用在實踐中。我以對待父親之禮對待老人,以對待子女的心腸看待孩子們;減輕賦稅,幫助窮困的人;招賢任能,對比我賢能的人,就恭敬的向他們請教治理的方法。」孔子高興的讚歎說:「子賤真是個君子啊!以仁德服人,以禮樂治世,遵守天命,百姓歸向於你,而神明也會暗中助你。你所治理的地方雖不大,但是你所治理的方法卻很正大,可以說是繼承了堯舜啊,可以治理天下,又何況一個縣城呢?!」
宓子賤後來成為歷史上「仁政教化」的名人,一生實踐儒家倡導的「禮樂」之風和「匡時濟世」的理想,使德入民心,史稱「鳴琴而治」。
受到同樣的教育,面對同樣的處境,為什麼在孔蔑看來是損失的事情,而在宓子賤看來都是收穫呢?一則是因為兩人學習的態度不同,孔蔑學習歸學習,與生活實踐相脫離,因而無法領悟真理的真諦;而宓子賤則把生活當作實踐真理的機會,進一步領會真理的內涵。二則孔蔑為人處世從自我出發,更多的是考慮自己的得失:政務忙,俸祿少,友道缺。宓子賤卻把政務忙當成實踐理論的機會,俸祿少還想到親友因而密切了親友關係,時間少還去慰問病人所以得到大家支持,他以他人為己念,肯於付出,不計較個人得失,因而才能把損失變成收穫。
這樣看來為人處世,即使面對逆境,是能夠堅持實踐真理,仁愛為懷,還是執著自我,裹足不前,這是個思想境界問題。正因為人生境界的不同,才使一個人處世態度、思維與行為方式產生差異,最終導致結果的不同。一切以善為念,正己化人,上合天理,下應民心,才會道路越走越寬廣,前程越來越遠大、光明……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叮咚= Dare to dream, able to win! =
於 2009-09-02 13:10:17 說 受教了,點出了自己的盲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