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影響最大的“理論”
‧本文由 yan 分享 ‧
2005-09-23 ‧
顯示 2,357 次
‧
轉寄 25 次
‧
短評 15 篇
‧
我們如何審視這個世界,是由某些確定的問題決定的,比如,宇宙是如何開始的?物質是由什麼組成的?我們的星球為什麼是今天這個樣子?對於這些問題,我們都覺得很深奧,但並沒有把它們當回事兒。近日,英國《新科學家》雜誌評出了人類自誕生以來提出的十個影響最大的“理論”。- 宇宙大爆炸
- 宇宙學家們指出,他們知道大爆炸之後幾秒鐘宇宙的變化:氣溫驟升至100億度,輻射物、質子、中子和“暗物質”以已知比例到處存在。一切物質非常緩慢地變冷:均勻性的偏差還不到十萬分之一。這些描述全部是在對那個時期“化石”(如輻射物本身以及宇宙中氫、氦、氘的比例)的準確觀察基礎之上得出的。
- 揭開宇宙大爆炸的謎底我們就能掌握宇宙起源的根本,而其他無數問題也會呈現出來,解答我們事實上希望回答的問題。
- 進化論
- 整個世界分為看上去事先設計好的事物(鳥和客機)和原始事物(岩石和山)。而看上去事先設計好的事物又分成確實設計過的事物(潛艇和開罐器)和確實沒有設計過的事物(鯊魚和刺?)。
- 1859年,達爾文宣佈了人類所能想出的最偉大的理論之一:自然選擇所決定的累積進化。生存的複雜性其實是無法估量的。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只有到達一定量,才會發生質變。這種積累性的發展就是進化,其驅動力就是自然選擇。
- 量子力學
- 量子理論讓我們對物理世界有了最深入的了解,其對亞原子粒子運轉過程的預測無與倫比。
- 對於許多基本問題來說,量子理論表明所有常識性的答案全部是無稽之談。比如,常識透過連貫性部分地定義“一個人”:你今天之所以是“你”,是因為你主要由你昨天所擁有的同一批原子所構成;由不同原子構成的“身份拷貝”可能就不是你。但量子理論指出,在某些情況下,哪種原子是原始原子以及哪種是新原子的概念不會產生。
- 萬物理論
- 在物理學家看來,普通人顯然搞不懂萬物理論。但是,許多物理學家對我們最終達到這一步表示樂觀。他們如此樂觀的一個原因就是“弦論”的出現。
- 近代物理理論的兩大支柱是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但是要找一個同時符合兩者的理論卻十分困難,弦論雖是一個未經實驗證實且正在發展中的理論,它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同時包含這兩個原理,且是現今唯一有可能可以解釋所有物理現象的理論。弦論除了可以解釋已知的四種作用力,甚至可能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的空間是三維的……雖然這些理想離我們還很遙遠,但弦論已提供我們一個機會,一窺物理理論最深刻的奧妙。
- 風險理論
- 風險都在人的大腦裏,是意識的產物,可以解釋為“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的一種想像”,它分為“客觀風險”和“認知風險”兩種。但是,所有的風險都是主觀的。冒風險做一件事可能帶來相反的結果。但為什麼還有人那麼做呢?其原因在於:高風險在某種程度上就意味著高回報。
- 我們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存在發生意外的可能性,這種意外的發生往往是無意識和非預期的。過去人們普遍認為,意外的發生是“上帝的安排”———它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給人帶來壞運氣。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如果有優秀律師的幫助,“黑變白”、“白變黑”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我們生活的文化環境是由“風險、譴責、訴訟、賠償”構成的,承擔風險就意味著可能的回報,在當今社會,這種回報已變得更大。
- 混沌理論
- 混沌理論屬於科學和數學範疇,研究事物從開始到結束的一系列變化,這一變化過程存在著諸多不穩定因素,一個很小的變化就可能帶來極大的、長期的影響。科學家當然也知道這個世界是混沌的,但直到30年前,才有少數人意識到科學研究同樣也是不可預知的。雖然受到各種理論的支配和控制,但其存在的不穩定性要比複雜性更能引發“混沌”局面。
- 混沌理論奠基人之一,氣象學家愛德華·洛倫茲在1960年暗示說,巴西的一隻蝴蝶拍打翅膀可能就意味著得克薩斯州將有龍捲風出現。然而,我們並不能知道所有決定天氣的因素,我們能做的,只是提前幾天做出預測。
- 相對論
- 大約400年前,伽利略就發現“相對”的存在:我們說“這輛火車是運動的”,那是因為我們不自覺地將火車站視為靜止的,如果我們把火車作為參
- 照物的話,那麼,火車站就是運動的了。事實也的確如此:如果沒有加速度的話,在火車上玩撞球遊戲與在火車站玩撞球遊戲,效果是一樣的。
- 1905年,愛因斯坦意識到伽利略的相對原理不僅適應於機械運動,也適應於電磁運動。震驚世界的“相對論”就這樣誕生了。
- 氣候變化理論
- 氣候變化最基本的原因是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增加,而溫室氣體中,二氧化碳又佔了絕大部分。現在地球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與工業革命前相比明顯增多,而且這種趨勢仍在繼續。
- 大氣中溫室氣體越多,地球越溫暖。到本世紀末,地球的溫度與1990年相比將平均上升了1.4攝氏度到5.8攝氏度。而整個20世紀,地球溫度只上升了0.6攝氏度。地球變暖導致氣候的變化越來越複雜多樣,洪水和乾旱發生的頻率增加了,涉及的地區增加了。地球出現了水危機,冰川在融化。但氣候變化最嚴重、威脅最大的影響是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 板塊構造論
- 達爾文的進化論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生物界,而板塊構造論讓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地質。
- 地殼由幾大板塊組成,它們相互作用,從而產生人們所看到的百思不得其解的地質現象。這就是“板塊構造論”。這一理論的出現改變了一切:原來,地殼只不過是幾塊由岩石構成的厚厚的“馬賽克”而已;過去40年,地質學其實主要圍繞著這一理論打轉轉,試圖透過它更好地理解地球構造。
- 科學
- 在科學革命初期,培根曾經如此簡潔地闡述過科學的理想:“那些做試驗的人就像螞蟻,他們只是收集和使用;理論家像蜘蛛,他們用自身的東西織網;但蜜蜂走的是中間路線,它從花園和野外的鮮花上採集原料,用自己的力量將其改變並消化。”
- 將理論與實驗緊密結合起來,科學因此產生。所以,科學大大地拓展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有位科學家形象地說,科學奉行的是達爾文的適者生存的思想:只有那些更成功的理論才能將它們的“子孫”傳給下一代。
- 那麼,在追求真理方面,科學究竟可以走多遠?毋庸諱言,科學有其局限:科學只有在解釋那些恒久不變的東西,比如物理宇宙方面,才能顯示出威力。一旦面對不恒定的東西,比如,人的行為,科學就顯得無所適從,將任何“調查”稱作“科學”似乎都有些勉強。
- 宇宙學家們指出,他們知道大爆炸之後幾秒鐘宇宙的變化:氣溫驟升至100億度,輻射物、質子、中子和“暗物質”以已知比例到處存在。一切物質非常緩慢地變冷:均勻性的偏差還不到十萬分之一。這些描述全部是在對那個時期“化石”(如輻射物本身以及宇宙中氫、氦、氘的比例)的準確觀察基礎之上得出的。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igotmailc= 行事有方動靜有常 =
於 2005-09-23 01:39:39 說 好久沒看這種科學性的好文章了 多謝分享 | |
Dr.猶豫
於 2005-09-23 02:19:52 說 讚讚讚!!! | |
玉黍黍
於 2005-09-23 10:05:38 說 霧煞煞'`~~不過還是謝分享 | |
峰寧
於 2005-09-23 14:03:39 說 是不是真的??? | |
Zenchan
於 2005-09-23 15:53:14 說 nice.. | |
小吉= 寧得罪小人, 莫得罪高層 =
於 2005-09-23 16:16:26 說 好像以前讀中學的時候都有學過哦 | |
秋風
於 2005-09-23 20:24:55 說 都很偉大~~ 這就是學問吧~~ㄎㄎ | |
point
於 2005-09-23 21:18:02 說 偉大的學問 | |
xu= 我一嵗了 =
於 2005-09-23 22:32:47 說 做学问∼∼ | |
kuo0719
於 2005-09-24 13:44:43 說 都是很好的學問 | |
米豆
於 2005-09-24 23:21:04 說 有的聽過有的沒聽過,反正都很深奧 | |
dobi
於 2005-09-27 12:17:24 說 真的很深澳 | |
asd
於 2005-09-29 14:50:12 說 偉大的學問 | |
櫻桃毛毛
於 2005-10-02 14:04:30 說 沒看完. | |
bt
於 2005-10-05 11:18:53 說 看完了,還可以理解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