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目的及意圖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0-10-07 ‧ 顯示 3,769 次 ‧ 轉寄 2 次 ‧ 短評 4 篇 ‧
shortcut
作者:許添盛醫師
賽斯基金會董事長。賽斯身心靈診所院長。賽斯文化發行人

人生病的時候,他會進入所謂「生病角色」:生病可以免除許多本應盡的責任,可以成為不去面對問題的合理藉口,也可以藉生病的角色得到許多疼惜及關愛,甚至以病者的姿態左右別人。但是,生病角色也有許多不利的地方,比如他的自我價值可會逐漸減少;別人初期的關心可能成為最終的不耐,還有許多病痛的折磨。

生病能帶來的好處與不利,這兩個力量不斷的拉扯,形成形形色色急性和慢性病的成因。

任何疾病都是由內在心靈創造出來的,甚至先天遺傳性的疾病也不例外。現代人不明就裡,只因對心靈的瞭解實在太少了。在本書中,我將告訴你「身心靈健康療法15式」,到底你自己符合了幾個?將那些解決之道牢記在心,並且在生活當中付諸實現,那麼你會進入真正的核心,甚至你的病會不藥而癒。

比如說氣喘病,內心有太多的恐懼及不安,拼命喘其實是想把累積的恐懼咳出去,是肉體上的象徵儀式。兒童的氣喘主要是承受自身的恐懼或吸收了家庭氣氛中的恐懼不安,而塵?及灰塵只是最表層的原因罷了。比如感冒,你選擇啟動體內的感冒病毒,或接受別人傳給你的病毒的原因為何?

第一,你「相信」感冒會傳染;
第二,你想要休息又苦於沒有藉口;
第三,你的心累了,想要愛及關心。

比如,所有流行病的發生都是一個「集體聲明」,透過這個聲明將集體群眾在政治上、經濟上或文化上的無力感浮上檯面,讓所有人一起去面對,一同解決。

因此,一個對疾病的全面性觀點才能幫助人類更瞭解疾病的本質。很多人以為身心靈健康療法太過唯心了,完全忽略了病毒、細菌、飲食及外在環境等具體致病因數。事實剛好相反,我是要幫助病人找到「以心役物」的那個偉大的心靈力量,講求的是心物能量的整體平衡,以矯正大家目前為物所役、為病所制的唯物醫學。

(摘錄自你可以不生病 / 賽斯文化出版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Plurk 噗浪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寄件者: 為避免成為廣告信跳板,本功能限會員使用!加入會員
收件者:
留言:
 
forward collect
collect title
collect button
  •  疾病
  •  醫師
  •  目的
  •  許添盛
  •  賽斯基金會
  •  意圖

keword icon
關鍵字建檔說明
  1. 關鍵字是您認定內容相關性或方便記憶、搜尋的用詞。
  2. 以名詞為主,避免用詞習慣的差異。
  3. 設定欄位上方為目前的關鍵字詞及得票數。
  4. 被勾選的關鍵字代表您所投的認同票。
  5. 您可勾選這些選項,或由設定欄中新增更多關鍵字。
  6. 新增關鍵字時,請以空白或斷行來區隔關鍵字。
為了更容易取得相關資訊,請大家協助建檔,謝謝!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1.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2.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3.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1.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2.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3.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4.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5.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 贊助會員 mvp ─── 贊助網站營運基金之會員(一天一元)詳細內容
    • 分享會員 vip ─── 長期且持續分享,半年內超過 100 篇以上者 詳細內容
m  Gatekeeper icon  於 2010-10-07 00:57:33 說
任何疾病都是由內在心靈創造出來的?
這觀念很難接受
m  Key icon Gatekeeper icon  於 2010-10-07 06:46:58 說
很多人為病痛所苦,已經很可憐了。
若還要說人家是選擇要生病,這未免太不厚道。
說白了,好像人死了都是活該。
若沒有病過,怎知病人的痛苦;
若沒有餓過,怎知飢餓的難捱。
如果用同樣邏輯看人生。。。
窮人都是自己造成,富翁都是積德所致。
學琴的小孩不會學壞,民選的總統不會貪污。
m 叮咚= Dare to dream, able to win! =  MVP icon Key icon Gatekeeper icon  於 2010-10-07 08:33:32 說
我倒是有一點認同。
最近在想二個字:「眼界」,人的所有行為、思考都被這二個字所影響。
很多人言談中常會掛著不知道、沒想過、沒興趣、不可能....,換言之,代表他的目光不在這裡或看不深、看不透。那麼,人有沒有可能因為所知太少或太多,而導致不當或過度的行為,造成致病的前兆?值得注意。
現在媒體發達,人的眼界有沒有可能被長期洗腦而質變?
這讓我想到佛教中的心如明鏡台,在未達無塵之境前,只能勤於擦拭了。
m  Key icon Gatekeeper icon  於 2010-10-07 13:04:31 說
人的想法,對於健康,或身邊的事物會有影響,這是無庸置疑的。
還沒比賽,就想自己賽跑一定最後一名,那多半會實現。
每天都懷疑自己這裡痛那裡痛,後來也真的會開始有病。
不過,把 "所有的" 疾病都說是患者有目的有意圖造成的;
這,我就無法苟同了。
手動
登入

 
 
快速
登入
使用 Facebook 帳號登入
查詢
密碼
 

  • 2013 網站改版公告
  •  
  • 歡迎lon1329加入!
  • 歡迎Judy Rila加入!
  • 歡迎TC加入!
  • 歡迎太陽餅加入!
  • 歡迎Mzzzz加入!
  • 歡迎anthony899841加入!
  • 歡迎jbtu加入!
  • 歡迎安安加入!
  • 歡迎柯國斌加入!
  • 歡迎Walis Nokan加入!
  • 歡迎Rachel Green加入!
  • 歡迎James Doe加入!
  • 歡迎James Vergara加入!
  • 歡迎Sofia Vergara加入!
  • 歡迎Cindy Cheng加入!
  • 歡迎鄭母菌加入!
  • 歡迎Jin Chen加入!
  • 歡迎Wei Zihan加入!
  • 歡迎林依依加入!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