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海嘯正從日本輻射蔓延至全球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1-04-02 ‧
顯示 1,646 次
‧
轉寄 2 次
‧
短評 0 篇
‧
2011/03/17 今週刊經濟海嘯正從日本輻射蔓延至全球
文 編輯部 /撰文/吳美慧、楊紹華/研究員/葉揚甲
全球震盪 關鍵報告
311對日本來說,是一輩子永不磨滅的烙印。這一天,融合地震、海嘯、火災、核災的複合式九級大地震,侵蝕了日本1%的GDP成長率,未來將付出超過5000億美元的重建費用,在日本受傷的同時,全球經濟也跟著淌血。
短短兩個交易日,全球股市市值蒸發1.2兆美元。金融海嘯後,全球經濟仍處於動盪中,「日圓先生」?原英資斷言,今年將是非常動盪的一年!
日本的地震無疑雪上加霜,讓全球經濟起伏更加劇烈。面對此景,未來要如何因應?
三月十一日下午六點,這是日本大地震發生後的第四個小時,「原料有沒有問題?」「我們有個工廠在福島附近,詳細狀況還在與總公司聯繫中。」在電話的另一頭,是友達的採購,他盯著電視轉播著日本地震一幕幕怵目驚心的畫面,一邊正在與上游原料廠的日商業務、緊張地通著電話。
同一時間,遠在英國的倫敦金屬交易中心(LME)的金屬價格,也被日本的九級地震「震到了」。十一日,LME銅價開盤時,每噸報價九二三五美元,午後,受到日本地震影響,預期銅的使用量會減少,報價一口氣摜破九一○○美元關卡,直探九○六○美元,跌幅一.八九%;場景轉往中國,日本地震過後,向來對價格敏感的中國市場,DRAM價格一口氣跳漲一成,甚至一度封盤、暫停報價。「現在DRAM價格如何?」打電話詢問一位中國的DRAM代理商,「日本地震,價格肯定大漲,不報價了」。連續問了幾家,答案都是一樣。
斷貨危機 蘋果、SONY、豐田 影響多項產業
這些場景在日本地震發生後,正快速轉動著。在海嘯侵襲日本的同時,從日本輻射出去的「經濟海嘯」,也在全球蔓延開來。
巧合的,蘋果才在十一日於美國風光的將iPad 2推出,在執行長賈伯斯抱病加持下,iPad 2果然不負眾望,一開賣就掀起一股搶購熱潮。面對消費者的熱情支持,蘋果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並私下擔心著,原本期待的巨大商機,有可能因為日本的大地震,把iPad 2和iPhone的供應鏈震斷了,巧婦將難為無米之炊,產品有可能出現供不應求狀況。除了蘋果之外,遊戲機主力大廠的SONY,在這次地震引發的大海嘯中,工廠中至少有十二萬台PS3,以及五六○○台XBOX 360被海水沖走,也有供給不順之虞。
蘋果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根據國內工研院IEK的報告,日本是電子材料的領導國家,不少電子材料都是由日本廠商所主導,且全球市占率超過七成。在這次地震中,JX日?、ADEKA、日本化成等公司的工廠,位在地震影響區域,產品出貨受到影響。即使遠離災區的工廠,也會因為福島的核電廠發生氫氣爆炸,無法正常供電,加上多數的輸電系統倒塌,在電力不足下,生產難免會受到拖累。
幸好,這次地震受創最多的地區,位在日本的東北及北關東等區域,除了森林資源及造紙廠外,就屬豐田汽車設立的汽車人才培育中心最受矚目。令人遺憾的是,日本準備將東北地區,逐步發展為主要汽車產業基地。此外,屬於災區的茨城縣,是日本重化工業的重要基地,?木縣中部則有部分電器機械為主的工業區。一個地震過後,產業布局勢必要重新調整。
仰賴日本汽車產業甚深的國內汽車業,業者所使用的引擎,大部分從日本進口。在台灣汽車銷售屢屢奪魁的豐田,或許將因為這場地震,改寫在國內的銷售排名。除了豐田受害外,其他國內的汽車也討不到便宜,汽車的關鍵零組件,包括引擎、精密儀器等,全數從日本進口。「大家的情況都一樣,只好癡癡的等日本產能恢復,正常交貨」。一位汽車零組件業者這麼說著。
糟糕的還在後頭,「日本廠商通知,四個月後,原料才能正常供應!」一位匿名的國內電子業業者愁眉不展地說。金融海嘯過後,加上新台幣匯率波動幅度大,大多數電子業為降低風險盡量壓低庫存,庫存都維持在三十天到四十天附近。倘若日本關鍵原料真的四個月後才能正常交貨,那麼,從四月中旬到七月中旬,這段空窗期要如何度過?
產業立國 日本掌握關鍵原料與產品 想取代不易
「可以找其他的供應商供料嗎?」「沒辦法,有些上游原料供應鏈還是握在日商手裡,短期內其他廠商要取代的機會不大。」一位日商業務坦白地說。一來,供應商驗證時間通常少則半年,長則一、二年,假如原本不在供應鏈的競爭者想趁機搶單,還得先過客戶驗證這關;二來,就算客戶手上有既存的二線供應商,但機台參數得重新調整,客戶有沒有信心拿良率、品質來試驗,就不得而知。
以蘋果的iPhone 4和iPad 2的IC載板為例,超過八成都是由日本的Ibiden公司供應。雖然在這次的地震中,Ibiden工廠毫髮無傷,但Ibeden生產的IC載板中,使用到的BT樹脂供應商三菱瓦斯的生產設備,在這次地震中受損,「至少要四個月後才能正常供貨」,國內同業這麼評估著。倘若如此,未來產品出貨,肯定會受到影響。
蘋果只是諸多產業鏈中的一個縮影,還有更多的公司,將因為日本的原料供應不及,生產線可能面臨產能大幅減少,甚至是停擺的可能。國內的宏達電、台積電、聯電、力晶、宏碁、欣興、景碩等多家公司,都身陷這樣的情景中。而情況是否會糟糕到「斷炊」的地步,必須要等到一、二周後,日本把相關的災情統計出來,面貌才會清晰。
雖然日本長期經濟不振,但靠著「產業立國」持續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的模式下,掌握產業最上游的產品和技術,才能在國際舞台上屹立不搖。好比在空中飛行有序的雁群,從半導體業、石化業、鋼鐵業、新能源等產業,日本靠著專利與配方,成為各行業中的翹楚,扮演雁首的角色;台灣與韓國負責加工,扮演雁身;至於中國過去因為人工便宜,成為雁群中的雁尾。在地震中,這些重點產業的工廠,如果不是被海水侵襲就是失火,生產線瞬間停擺。地震,受創的不僅僅是日本,一條條斷掉的產業鏈,讓全球跟著哀鴻遍野。
分散風險 全球產業鏈大洗牌即將展開
美國科技產業協會﹝Tech America Foundation﹞在最新出爐的報告中指出,全球科技業供應鏈會因為日本地震受到嚴重破壞,即使工廠沒有損毀,終端產品也會大量流入美國、新加坡、中國,或是其他可以組裝的地方,影響到產業布局。
這是一場無聲無息,且影響難以估計的產業鏈大調整,而這樣的經驗,並不是第一次。
一九九九年,台灣集集大地震時,全球的IT供應還因此停擺兩天。當時北京中關村電子市場上64MB記憶體報價由每條人民幣六百元,大漲到人民幣一千四百元,漲幅一.三倍。經過十二年,日本地震等於是再度提醒廠商,必須溫習「不要把風險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功課,認真思考「分散原料採購」,才能確保原料無虞,對廠商來說,是刻不容緩的準備。
因此,日本地震過後,斷掉的產業鏈要如何連接?全球的「連接」賽,正開始串起。預期將有越來越多的公司,為避免重蹈覆轍,尋求除了日本以外地區的供應商。一場全球產業鏈的大洗牌,即將展開...(精采完整內文請見《今周刊》743期,各大便利商店及連鎖書店均有銷售)
企業老闆看日本強震的後續效應 長榮集團總裁張榮發
面對日本地震,已經指示內部,長榮集團海空運會提供各種必要的賑災救援。各國政府、救援組織若有物資要運到日本,長榮集團將提供必要的協助,同時,只要是長榮集團直航或是停靠的港口都提供運費全免的服務。
中鋼董事長鄒若齊
從之前的阪神大地震經驗來看,災後重建會帶動條鋼、型鋼以及鍍面鋼捲的需求,只是重建的範圍有多大?重建的速度如何?都還需要觀察。過去日本將多餘的鋼品外銷,如今產量減少,對亞洲地區鋼價表現有正面幫助。
友達董事長李焜耀
友達的上游化學材料都來自日本,所以日本地震對友達或是台灣的面板產業一定會有影響。至於有多大的影響?還在觀察中。同時也在觀察原料價格會不會漲?友達旗下的太陽能多晶矽廠M. Setek位在日本福島,目前正停水、停電中。
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
日本地震對全球經濟會產生多大的影響?現在也說不準,要等到實際災情更明朗些,才會知道。若從災後重建以及物資運送來看,對遠東集團旗下經營散裝輪的裕民,還有以生產水泥為主的亞泥,應該都是正面的。
南光總經理王玉杯
日本大地震導致許多民眾受傷,預期醫療用品需求增加。由於公司生產的點滴及小型針劑早就外銷日本,只要日本需要增加訂單,就會以最快的速度把產品送到日本。未來日本重建庫存,對公司業績會有幫助。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薛琦
日本發生地震與海嘯,勢必會影響到台灣地區的經濟和資本市場,除非再有新的災害發生,否則全球資本市場預估再調整一到二天就會完成。至於台股修正,只是反映資本市場,都屬於市場正常反應,無須太過擔心。
短線衝擊難免,長線仍待觀察
日本大地震 「震出」金融股三大隱憂
受到日本地震牽連,不但國際大型再保險公司股價表現崩盤,台灣金融股也無一倖免全面「震垮」。惠譽信評資深副總經理李信佳直言:「國際再保公司很慘,但對台灣金融業的影響卻微乎其微。」
從日本地震可能對金融業造成的損失來看,可以分為授信、投資與市場三個層面。從授信業務來看,第一銀行副總經理林漢奇表示,儘管台灣金融業曝險金額超過 1000億元,乍看之下很驚人,但是多數銀行承作日本的房屋貸款,位置多在東京地區,並未受到海嘯直接影響,且「貸款的房屋都已投保地震險」。
在投資層面而言,包括股票、債券與基金在內,目前整體金融業投資日本的金額約為347.1億元,且大部分集中在壽險、投信公司。儘管從數字上來看,比起投資美國、歐洲等國家高達數兆元的金額,占投資部位比重相對較少。但法人提醒,由於短線日本股市跌幅較深,難見回升跡象,因此恐將造成金融機構必須認列的跌價損失,影響程度較大。特別是台新金、新光金、日盛金等金控業者,主要大股東均有日系資金,會否因母公司在日本受創嚴重,面臨龐大資金需求,進而出現賣股換現金的動作?有待後續觀察。
最後從市場層面分析,由於近幾年來國際大型天災頻傳,金管會已研議要調漲產險業者的天災險保費費率,造成包括台積電、台塑等公司不滿。李信佳認為,隨著日本地震災情傳出,產險業者再度面臨保費必須調漲的壓力,恐怕對產險業者會帶來不小的壓力。
■《今周刊》743期更多精采文章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