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志工「討人厭」的社會學真相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1-09-28 ‧
顯示 1,783 次
‧
轉寄 1 次
‧
短評 1 篇
‧
上週,在臺北某間小麵店,耳聞幾名執業者就此次水災有所議論,其中,不乏引人側目的高分貝抱怨。其人謂,「捐也被罵,不捐也被罵,那我乾脆不捐了」──原來是他遭遇某知名慈善團體為八八災民進行的「勸募」,捐了,被眼前的藍衣人鄙夷「金額太少」,不捐,又顯得「沒愛心」,進退維谷,左右為難之下,才有此番發言。
奇怪,以該團體的宗教背景,其成員理應非常溫婉謙讓,很有修養。
為何會有這種近乎黑社會討債的「逼捐」舉措?
我們是不能接受如同《中國不高興》一書所謂「逼捐高尚」的說法的,追求目的的手段錯誤,只會使目的被自己本身所顛覆。
筆者認為,美國知名「碼頭工人哲學家」Eric Hoffer在其巨著《THE TRUE BELIEVER》的觀點,很能說明此一問題,以下,我們不妨「拾人牙慧」,檢視檢視這群迭起爭議的慈善志工團體。
Hoffer指出,一個人自己的事要值得管,他通常都會去管自己的事。
如果自己的事不值得管,他就會丟下自己那些沒意義的事,轉而去管別人家的事。
這很能說明,為何網上常有案例謂:一名慈善志工,在自己的生活領域往往是一名反面人物,對親朋冷漠疏離,亦不欲敦親睦鄰──亟言之,對於自己的切身責任、社會關係乏於經營維持。
在勤於參與百里外「善舉」的同時,卻吝於將其「善心」瓜分一點點給周身「也有人在」的領域。
顯然,這種人對於自己生活的基本態度是軟弱、拒絕與厭惡,在無力、無心奮起改變的現實下,便透過積極參與改變他人生活的「偉業」,以便不斷積累滿足感、優越感,彌補己身的挫折感、自卑感。
雖非絕對,但這群阿姨大嬸有一定機率是喜歡搬弄是非、打聽試探、越俎代庖的那種人,也可能出現與政治狂熱者相通的症狀──對國家、種族或任何群體事業事務表現出炙烈興趣,這很能說明他們「勸募」時那種三姑六婆式的噁心作態,以及忙不迭要將「上人」拱上諾貝爾和平獎寶座的群盲病態。
是的,在「慈善」、「救別人」、「我很偉大」的層層包裹下,其所遮掩的只是己身所賦有/欲求的「卑劣」、「救自己」、「我很無能」。
Hoffer的斷言:「在逃離自我的同時,他們若不依偎著鄰人朋友的肩,就是會掐著他們的咽喉」就是一個絕佳的寫照。
何謂「救自己」?
唯有理解「無私者」虛榮心的無邊無際,才能恍然大悟。
Hoffer指出,熱烈相信我們對別人負有神聖義務,往往是我們遇溺的「自我」攀往另一艘流經木筏的方法。
我們看似伸手助人一臂之力,實則是在拯救自己。
若把神聖義務拿掉,我們的生命即陷於貧乏和無意義。
毫無疑問,在把自我中心的生活換成無私的生活以後,將會得到龐大的自尊。
反之,讀者也可以譴責,筆者的行文,一如上篇拙文,是在擊毀某些畸零人群體的「自尊」。
事實上,筆者也是受過慈善團體恩惠的一員,遙想當年身陷水災災區重地,而縣政府逾一個月不聞不問的那段日子裡,慈善團體與傳媒記者、立委的物資橡皮艇是最早行抵此地的三大群體,在這之中,又屬慈善團體是最沒有義務規範與自利動機的。
然而,如今,其團體卻已有不小的一群人出現種種行為脫序,這對任何關愛該團體的捐助者與受助者而言,都是痛心疾首的事情。
筆者不認為該團體應該轟轟烈烈的搞「自清門戶」,更該做的,應是真正理解、貼近你們團體中間的個體,其心靈中的困境與需求,捨棄「逃離自我」式的偽救贖,找出救贖他們的一條可行正道。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Ki Ki
於 2011-09-29 06:33:15 說 在生活中也遇過很多這種事情﹐所以對這篇文章很有同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