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亂想是老化的催化劑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1-11-16 ‧
顯示 1,551 次
‧
轉寄 3 次
‧
短評 0 篇
‧
眾裡尋它千百度,原來青春活力的祕方再簡單不過。72歲的陳履安教你找回年輕可愛的自己。10年前,《康健》剛創刊時曾訪問前監察院院長陳履安,談如何醫治人的愚癡,當時的他,身形清瘦卻有精神,說話舒緩卻有力,花白的頭髮沒有染,自自然然地與黑髮共存;10年後,他還是這個樣子,歲月似乎沒有在他身上留下明顯痕跡。
「變了,當然變了。人從出生開始就一天一天在朝老的方向走,怎麼可能沒變?」72歲的陳履安嗓音沉穩,「開場白」就點破亙古的迷思:人人嚮往青春永駐、長生不老,但那是不可能的。
他從一個小故事說起。
他當經濟部長時,很好奇為什麼很多國家把65歲訂為退休年齡,後來他去德國參訪,一個德國人告訴他,一百多年前,鐵血宰相俾斯麥準備推動退休金制度,有人提醒他這樣國家財政負擔太大、風險很高;當時德國人的平均壽命是48歲,於是俾斯麥決定把可領退休金的年齡訂為65歲,足足比平均壽命高17歲,這樣國家財政就比較「安全」,因為很少人活到65歲。
而現在,很多國家的國民平均壽命超過75歲,「我們壽命長了,煩惱更多:不但想活得更久,甚至想變年輕。我們應該想想,當人壽再增加數十年時,生活方式、習慣、態度,社會結構、制度應該怎麼調整?」學習禪修多年,陳履安說話帶著一種超然的態度,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問題,往往一針見血。
「從古到今有多少人想盡辦法想長生不老,但是都沒有『得逞』,為什麼我們還是不能接受人就是會老?」他反問。他認為,人生真正最重要的是要認識自己的心,找到安住自心的方法,活得健康充實且有意義。
從「吃」開始善待自己
追求青春不老似乎是「社會風氣」,但在陳履安眼裡,大家卻沒有真的照顧到身體健康,事實上,多數人都在反其道而行。
最容易觀察的例子是「吃」。他說,許多研究已經證實,飲食跟老化關係密切,吃得少而清淡有益健康,但現代人多半吃太多、太精緻,「午餐還沒消化完就要吃晚餐,餐後還有甜點。身體充滿髒的東西去睡覺,怎麼可能健康、長壽、年輕?」
他提出兩大飲食原則,「馬上就可以開始做」:
1.不餓時不吃讓身體恢復本能,告訴你何時進食,而且是吃身體需要的東西(例如人體需要較多穀類與蔬果,肉、蛋、牛奶不是非吃不可),而不是只吃覺得好吃的東西。
2.吃到不餓就停止
覺知七分飽就停止進食。
這是非常簡單的原則,但陳履安直言「很難做到」,例如有人會說,為了應酬,不得不多吃,或吃是生活藝術、是享受等等。
他擔任公職多年,也曾天天應酬,但自從吃素、戒酒後,應酬慢慢減少了,「大概別人覺得我太沒『味道』了,」他笑說。
他認為,很多人其實是在用應酬把時間填滿、想用應酬減少煩惱,「怕變老,卻又把珍貴的生命用不相干的事填滿,不是太矛盾了嗎?其實很多應酬不參加也沒什麼關係。如果必須應酬,就吃慢一點,讓唾液分泌,幫助消化。」
別被習慣騙了
他也發現,有時身體並不是真的需要食物,但吃已變成習慣,「我們都被習慣騙了。」例如社會上約定俗成的「儀式」就是要吃早午晚三餐,所以即使不餓也得吃,不然很奇怪;吃零食也是習慣,「其實不是餓,而是心不安,所以用動手、動嘴嘗味道來暫時逃避心裡的不安。」
要對治這種習慣,他建議用智慧去判斷,哪些時候真的需要吃,哪些是受廣告影響,哪些是習性,而這些習慣合不合理、能不能改?
也有人認為,享受美食是樂趣,更象徵時尚與品味,放棄豈不可惜?陳履安提出另一種思考:聽到別人說要追求時尚、品味,很容易產生「別人有,我怎麼能沒有?」的焦慮、比較心、分別心等負面情緒,增加了心理負擔,當然心就不安了,加速老化。
但他並不是要大家完全放棄口腹之欲,雖然他平常吃得簡單,但偶爾也會跟朋友上館子,幫幫餐飲業度過景氣寒冬,「偶一為之,皆大歡喜。但不要沒有覺性,天天吃得癡肥,然後還得花錢減肥。」
付出但不求回報,讓人平靜充實
除了注意飲食,陳履安還有一個保持年輕活力的祕訣:每天多關心、幫助別人,大忙小忙都幫,「每個人隨時都可以做。就算只是給別人一個微笑,不是也能讓彼此都快樂一點嗎?」
正值景氣谷底,陳履安最近卻爽快答應朋友的請託,接任一家壽險公司的董事長。「我不只是為這家公司工作,也希望能為整個保險業做一點事。沒有個人利益,就會快樂。」
他從口袋掏出一張剪報,是昨天一位中小企業負責人的投書,說公司受金融風暴牽累,財務吃緊,遲遲等不到政府與銀行相挺,恐怕即將關門歇業。陳履安說與《康健》訪談後,下午就要打聽這位企業主的聯絡方式,「看看能幫上什麼忙。」
最近他還收到朋友的電子郵件,說有一處流浪狗收容所有三百多隻狗,如果再沒有人認養牠們,就要被安樂死。而執行單位因經費有限,用針打進狗兒的肺,讓牠們不能呼吸,窒息而死。「後面的狗在等待,看到同伴的哀嚎慘狀會流淚,」陳履安沉痛地轉述。
他已把這封信轉寄親友,請大家幫忙認養、拯救生命;他也準備親自去收容所看看,了解他們的困難,「小狗一樣有尊嚴。」
陳履安說,感同身受是一種自然的感覺,要培養,眾生的苦樂就是我的苦樂,常保持在這種「一體感」中,心就在轉換,問自己能做些什麼,幫助眾生減少痛苦。
而且做完就放下,不求回饋。「當你把焦點放在幫助別人、而不是為自己的時候,你會很放鬆、平靜、那一剎那心裡會非常充實。」陳履安強調,這並不是什麼深奧的學說,「你自己可以去經驗、證明,」學科學的他一再這麼說。他也認為可以用心念來幫助自己與別人健康快樂。
20幾年前陳履安在當國科會主委時,曾推動國內學者研究氣功、念力等當時看來很「另類」的領域,而現在西方的研究已證明,人的心念確實是一種能量,不但可以影響微生物和植物生長,還有療癒功能。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曾做過一個研究,研究者在志願者身上注射一種藥,讓他們的下巴痛,然後再注射另一種藥減輕疼痛。結果大約有80%的人覺得疼痛減輕了。
其實,第二次注射的是生理食鹽水,根本不是藥。「當人相信時,腦就會啟動身體自我治療的功能,」陳履安說。
他鼓勵大家開發心念的力量,應用在為別人祝福上,「這種能力人人都有。」
例如親友生病,你可以先讓自己安靜下來,集中精神,投射念力,誠心祝願親友的健康好轉,「不是用念力殺死壞細胞,而是祝願身體恢復本來的平衡狀態,也就是中國人說的『致中和』,」他說明。而且,當你在祝願別人健康安好的時候,其實也在治療自己。
念力,其實就是真誠心、單純的赤子心,常常練習心念的力量,就在開發智慧,他說。
挑戰執著,就會看見真實的自己
但他感慨,現在多數人都把念力應用在競爭、賺錢、要拚要贏,很多書在教人在幾歲前賺到第一桶金、賺到幾百萬,有些媒體常報導有錢人的生活、告訴大家怎樣才叫成功,「製造很多虛幻假象,灌輸錯誤的價值觀,讓人起煩惱、覺得挫折,當然老得快,如果還生起嫉妒心,更會讓人生病。」
「這次金融海嘯告訴我們,不要做不相干的夢,」他懇切地說。
陳履安在人生顛峰期接觸佛法後,人生為之改觀,選擇一條不一樣的路,要多做教化人心、利益眾生的事。他也鼓勵大家挑戰主流價值觀,例如可以自問:「那些成功的人跟我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不教育如何培養『成就』感?」
「把自己從似是而非的價值觀釋放出來,你會活得很自由,會看見本來可愛的你,每天活得淡泊而有力,就是年輕。」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