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世界批評多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10-06 ‧
顯示 1,506 次
‧
轉寄 34 次
‧
短評 1 篇
‧
當我將卡內基訓練引入華文世界,最初我上課提出「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的原則時,我才剛說完,就有學員發言說:「黑老師,應該是四個『不』: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不可能。」全班哄堂大笑,但我想此言有理,在華文世界裡,「批評是為了你好」這樣的話常常出現,這句話就像我們大多數人的成長伴侶。
對此,我自己深有體會。我的父親是軍人,從小對我比較嚴厲,在我們犯錯時,他經常會斥責我們。讓我時常想去親近溫和的母親,而非嚴厲的父親。
我的太太李百齡,從小就是傳統觀念中的乖小孩,功課很好。但每次親戚朋友對父母誇獎她功課很棒時,她的爸媽就會回答說:「沒有啦,她哪有聰明,其實她很笨。」父母雖然是為了謙虛,但她卻把他們的話信以為真,一直覺得自己很笨。後來我太太告訴我,在她考上頂尖的台灣大學後,還是覺得自己很笨,還養成了凡事退縮的習慣。
我想,在我們華文世界裡,很多人從小就在批評中長大。當我們是小孩子時,因為不聽話,被父母批評;當我們是學生時,因為考試不夠好,被老師批評;好不容易畢業開始工作,「受氣包」們以為自己可以被平等獨立地對待時,老闆的批評與指責又來了。
從小到大,他們說,「罵你是為你好」、「愛之深、責之切」、「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等等。漸漸地,我們習慣了批評,甚至以為這是構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奇怪的是,儘管批評被父母、老師、老闆視為一件幫助我們成長的事情,但每次當我們被批評時,都不會感到快樂,也不覺得自己在成長。相反的,因為屢屢受到批評,讓我們見人就矮了幾分,當我們長大後,便不是那麼喜歡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心。
愛之深、責之切,父母的出發點可能是求好心切。可是,批評貶抑的表達方式卻對孩子造成了傷害,甚至讓他一輩子都會記得這種不舒服的感覺,反而造成了反效果。
更可怕的是,孩子也漸漸地長成喜歡批評別人的人,以為只有批評才能解決問題。同時,我們發現,儘管自己很有道理,朋友和家人卻不肯親近我們。
正是因為如此,我尤其認為,在華文世界裡應該更廣為宣導「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這個「三不原則」。
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看似很難,但藉由反覆練習,還是可以做到的。批評他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人們時常脫口而出,而善解人意和寬恕他人,則需要修養和自制的功夫。每一項優秀的特質,都是經由反覆學習與訓練才能得到,在「不批評、不指責、不抱怨」這項對自己如此重要的技能上,我們當然也要投入足夠的耐心和時間去練習。
作者為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區負責人 黑幼龍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歐吉桑
於 2012-10-06 20:59:34 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