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低底盤公車還不夠「體貼」?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06-08 ‧
顯示 2,744 次
‧
轉寄 35 次
‧
短評 0 篇
‧
身為推車族父母,我個人深深體會在大台北都會地區的轉車之苦。
記得有幾次從捷運轉乘,一路上的「有」障礙坡道,其彎道跟坡度,已經是讓我駕馭推車有種頭文字D過髮夾彎的驚險感。更不用說有推車會車的時候,真是無處可迴轉。
走入到公車專用道的候車亭,眼巴巴地看著公車停靠跟月台的距離,離自己有兩步之遠。周圍人群陸續跨步上車,我能怎麼辦?後車門的延伸地板我也不會拉,只好捲起袖子扛車上路。耳邊還不時聽到司機先生的督促聲:「先生,快點,前面綠燈了。車要開了。」
天龍國,真是個對親子團體不太友善的城市阿。
我的感想是,推車父母除了要熟記電梯的出入動線,在各種乘車地點順利搬運人車一體的幼兒加推車上到公車的樓梯上,接著還要在不同的公車內施展各種推車固定技。
因為縱使要在公車上使出練習已久的快收推車技,也難以施展。不僅是沒有地方放,公車司機也不會給你方便三十秒,前後門關就踩油門。當父母考慮要解開孩子從推車放到座位上,不免再三猶豫,多數只能保守一點,只能等待下一個紅燈。換取足夠的作業時間。
你說,低底盤公車不是提供了這種問題的解決方案?
事實上,運氣好碰到少數彽底盤公車,如果偶爾搭配不好的公車進站習慣(沒有完全進站停靠),也就沒有辦法發揮原有的機能效益。
許多有需求的族群,像是輪椅族,也只能望「低」莫及。車沒有完全進站靠好,方便的乘客上下車完畢,公車司機就隨即上路了。
這種場面,特別是在雨天屢見不鮮。
極少數會看到公車司機下車幫忙,因為他們似乎要謹守崗位,只能透過後照鏡對你透露無奈的微笑,或者是催促的皺眉。
這不得不讓我思考,當環境跟工具都好像都設計到位了,還有什麼樣的問題會讓一個原有的服務或產品,沒有辦法讓好的使用者經驗到位?
沒錯,就是人的行為同理心建立過程,特別是產品重要關係人的認知,比如像設計師以及產品經理或工程師。
我自己不止一次在低底盤公車上透過雨傘,或是其它外套等物品來作為推車的安全繩,現有的位置跟禮讓輪椅的位置,根本無法前後或左右並置。
為什麼沒有對於電梯路線銜接到大眾運輸的轉乘路線指引?難道在驗收時沒有辦法讓實際的使用者來試走,試乘看看?
人都難免會有專業的本位主義偏見。因為缺乏同理心的建立過程,就會在自己的經驗框架中探索拼湊,這盲點就成為產品的隱憂。
也就是像公車司機,若是僅僅認知在駕駛的專業上,卻忽略了跟環境的細微差異,以及使用者族群的差異性。沒有親身參與該產品或服務經驗的連續過程,看到使用者的困難,聽到使用者的聲音,就很難離開駕駛座,跟放開方向盤。
市面上也不難發現許多缺乏同理心的產品設計,用過多的功能來成為主要訴求,卻都沒有考慮到經驗的連續性。叫好不叫座的產品很可能就有這樣的先天不良基因。
一般人很難描述自己的需求,所以需要經過現時現地的參與觀察,並用說故事的方法把對方的經驗還原出來。
IDEO提倡的設計思考,當中的同理心建立確實是很關鍵的部分。期望所有的產品或服務開發者,應該嘗試讓這樣的過程進入到產品開發流程中。
同理你的使用者,這不是專門技能,卻是一種應該培養的專業態度。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