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無法忍受挫折, 長大後就會改善嗎?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07-13 ‧
顯示 1,554 次
‧
轉寄 30 次
‧
短評 0 篇
‧
孩子完全無法忍受挫折,不管是堆積木的時候不小心推倒、鞋子穿不好或東西打不開都會哭,我想這是因為他年紀還小,事情總是做不好,等他長大自然就不會哭了。育兒專家說
錯!人生遭遇挫折是常有的事,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並面對挫折,必須從小培養與訓練。如果家長從未教育孩子如何正視挫折帶來的負面情緒與解決辦法,就直接讓 孩子面對挫折,那麼只會讓身處龐大壓力情緒的孩子產生逃避。如此一來,他們便會為了避免挫折而拒絕嘗試,變成一個不願參與的旁觀者,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 學習機會就被剝奪了。
臨床實例
小 莉是個被動且不願意嘗試的孩子,在我上課的過程中,發現她連最喜歡的盪鞦韆也不會主動嘗試,需要我不斷鼓勵才會勉強去玩一下。結束活動時,小莉更因為無法 自行下鞦韆而大哭。在往後的課程中,小莉的低挫折忍受度更是表露無遺。即使很想玩新玩具也不願意自行嘗試,總是要求我陪她,一旦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到一 旁不理人,必須花上十分鐘才能撫平她的情緒。
小莉的媽媽表示,小莉從學步時期就非常害怕跌倒,總是要大人抱;稍微失去平衡,就會跌坐在地上大哭,所以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學會走路。長大後,舀飯時飯粒 掉出來、拼圖放不好、玩具盒打不開,也都會讓小莉生氣好久。媽媽時常告誡她不能因為挫折就生氣大哭,沒想到她卻因此而變成遇到挫折就生氣不理人,不管大人 說什麼、做什麼都沒用,至少要生二十分鐘的悶氣才行,父母甚至還經常為這件事吵架。爸爸認為她還小不懂事,不要讓她產生挫折就不會鬧脾氣;而媽媽則認為這 是鴕鳥心態,解決不了問題,但是又找不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於是我與媽媽分工合作,請媽媽利用繪本教導小莉認識挫折所帶來的負面情緒,以及正確表達與處理挫折的方法。當小莉因為挫折而生氣不理人時,先同理她的心 情,再引導她表達,並教導她改變策略,進而鼓勵她再嘗試一次。上課時我則會提供機會,讓小莉與同儕一起玩遊戲,幫助小莉從第三者的角度,觀察同儕遭遇挫折 時的處理方法。同時,還在小莉從事活動時提供「剛剛好」的挑戰,讓她有更多成功經驗來累積面對挫折的正向能量。終於在幾個月後,小莉漸漸改掉生氣不理人的 行為,也越來越能開心的玩遊戲了!
錯誤的育兒觀念
◎面對挫折的能力是天生的
沒有人天生就會處理挫折,孩子也不可能在沒有指導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就能面對挫折,所以家長不能期待孩子長大後就自動擁有高度良好的挫折忍受度。因為孩子 必須經由學習認識挫折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才可能學會正確處理挫折與情緒的方法。透過每天生活情境中實際練習,一次次的調整自己的情緒與策略,孩子才能慢慢 把這些學習而來的技巧內化成自身具備的能力,在面對困難時從容應對。
◎沒有挫折就不會生氣
與其讓孩子完全沒有挫折感,還不如提供孩子「剛剛好」的挑戰。完全沒遇過挫折的孩子無法學習正確的問題解決能力,但挫折太大也會讓孩子喪失信心。因此,家 長必須先了解孩子的能力,同時觀察最容易讓孩子產生挫折的事物(如用湯匙舀食物、玩玩具等),並提供部分協助或調整活動進行的方式,降低活動的困難度,讓 孩子靠自己多練習幾次便可完成,如此才能讓孩子體會「多練習嘗試便會成功」的道理,其挫折忍受度便可漸漸提升。
科學育兒新觀念
◎以說故事的方式引導
建議家長透過自己的經歷或繪本,以說故事的方式教導孩子學習接納挫折與自己的情緒。當孩子遭遇挫折而感到生氣時,父母應該避免指責,嘗試以同理心面對孩子當下的脾氣,並引導他們做出合適的行為反應。
◎提供「剛剛好」的挑戰
根據兒童心理學研究指出,設計適當的活動讓孩子在努力後可以順利過關,最能促進學習動機與調整孩子的挫折忍受度。所以,家長不妨提供有點難又不會太難,也 就是「剛剛好」的挑戰,讓孩子累積成功面對挫折的經驗。一旦孩子肯嘗試處理挫折,便給予大量的正向鼓勵回饋,累積孩子的自信與成就感。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