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無人才真相!慣老闆給薪差 年輕人赴澳打工狂增十倍

‧本文由 w28960138 分享 ‧ 2012-08-23 ‧ 顯示 2,298 次 ‧ 轉寄 29 次 ‧ 短評 0 篇 ‧

蔡佑駿╱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台灣企業一面對政府大喊缺工、要求開放外勞,一面人才又不斷的外移,如果真缺工、表示沒人可以雇用,才會缺工,才要找外勞。既然如此,那人才又怎麼會外移呢?根據資料顯示,台灣年輕人光是赴澳洲一國打工,五年來成長十倍多,而且人數還在快速增加。

有企業說台灣缺工是因為3K等辛苦、污穢、危險工作沒人做,果真如此,那台灣年輕人怎麼還會不斷地前往紐澳加拿大等地打工,許多工作更是所謂的3K工作呢?顯然真相並非如此,也絕非沒人才可以雇用。

真相是,台灣有許多的企業主思惟跟不上時代,只想靠壓低勞工薪資來增加獲利,使得人才不願意屈就,寧可到國外工作。就連低階的打工工作,年輕人在台灣領不到三萬,到澳洲卻有六、七萬,低階工作尚且如此,何況高階人力,年輕人又怎麼會願意留在台灣呢?

在台灣許多中小企業當所謂中高階人才待遇,還比不上這些國家打工所得。

很多台灣的工廠或企業的老闆老是哀嘆台灣沒有人才,事實上,台灣本身的國際行銷人才很多,只是沒有留在台灣本土企業而已。為什麼?因為台灣最缺的就是敢給、敢投資、講法治的老闆,即使有些企業領袖有見識、有胸襟、願意給合理薪資給人才,然而那畢竟占整體企業是少數、鳳毛麟角。

台灣從來沒缺過人才,當然,更沒缺過愛污名化年輕勞工來壓低薪資的老闆與人力銀行,社會和媒體在奇怪的資本教育下,年輕人被教育如何當服從的職員,抹殺了創造力與創意,社會教育不是讓年輕人當有自我意識、敢創造突破、勇於發聲的員工,多的是中小企業主期望年輕人當個順服的家奴。

先進國家正常的企業體系,員工是資本,不是成本,但台灣企業大多都不重視員工,把員工當做免洗的消耗品,只想用虛幻、尚未實現的公司願景和利潤來留人,卻不願意給員工合理的薪資,同一份工作硬要比其他國家壓低許多,當不合理的薪資水平招募不到員工時,還大聲跟政府嗆聲說招不到工、要大舉開放外勞才可以。這種要馬兒跑卻不讓馬兒吃草,馬兒跑了還抱怨馬兒不耐操,甚至在員工要離職時,為了省資遣費,用各種惡劣手段迫害員工,亂扣資遣費,這種企業對待人才的環境,讓人才徹底失望,能走的人才紛紛逃離台灣,先是高階人才出走中國、南韓、新加坡,現而今連低階的年輕人力都到澳洲、紐西蘭、加拿大去,造成本來不缺人才的台灣開始大缺人才,也就不足為奇了。

近兩年外勞成長快速 台灣勞工薪資備受打壓

2007年以後,每年第三季,行政院勞工委員會都會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隨經濟發展狀況及施政考量,考慮調整薪資,每年調漲薪資的議題都會引發工商團體反彈,往往用國內經濟成長率可能下修的理由,誇大基本工資調漲的可能後果,會導致邊際勞工的失業,認為台灣絕大部分的勞工薪資都超過基本工資,調高後的受益者只有外籍勞工,產業卻可能要因為勞動成本提高而外移,台灣勞工未蒙其利卻先受失業所害,一旦成本高於其他國家的企業,將有損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最後受害的還是台灣勞工,上述都是資方抗拒基本工資調漲的理由,甚至希望政府鬆綁製造業的聘雇外勞規定,增加低薪勞工供給量,變相抑制台灣勞工的薪資。

 

 

台灣許多不肖企業主習慣與媒體、人力資源公司聯手,成為共犯體系,一同唱衰年輕勞工,要求低工資、高工時,企圖不斷壓低人力成本。這些企業不斷反映工廠是全天候運作,藍領外勞所從事的3K產業(辛苦、污穢、危險之工作)幾乎都是台灣年輕人不做的,台灣勞工不願從事夜班,核配比例又受限,夜班人力不足已影響到產業競爭力。

 

 

年輕人並非不願從事3K工作 薪資過低才是缺工主因

事實上,台灣大多數勞工族群絕非不願意從事3K產業或夜班工作,關鍵在於薪資,2005年到2010年,台灣年輕人光是外移到澳洲打工就業的人數,從數百人快速增加到萬人,2011年以後,每個月的數量更是快速增加,這還不包含外移到加拿大、德國、美國、中國、英國的部分,澳洲是極度缺乏藍領勞工的國家,工作職缺不乏農林漁牧礦業、製造業相關,工作內容絕不比3K產業輕鬆,台灣年輕人肯遙遠移居到澳洲,卻不肯留在國內從事性質相似的工作,意味著台灣年輕族群並不滿意台灣的工作環境,不滿意薪資待遇,大學畢業生在台灣拿不到30K,到澳洲卻至少60、70K以上,台灣資方企業所開出的薪資條件,遠遠低於紐澳等國打工的薪資,年輕人付出的勞力、努力後的所得,在台灣遠低於這些國家,這才是年輕人一直外移、部分勞動力不願意投入職場,造成台灣產業缺人才缺工,但國內依然保持高失業率的主因之一。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台灣資方願意提高付出的薪資成本,缺工問題就能得到明顯改善,真正的草莓族不見得一定是年輕的族群,反而更多的見識有限的企業老闆才是狡獪的狐狸、或者是只想要政府協助的慣老闆。因為壓低薪資的結果,就是造成有know-how的人才不願意在台灣,這些企業也吸引不了一流人才,企業無法創新、管理無法建立制度、行銷格局與通路打不開、經營效率也無法提升的囧境,最後,整體國家的企業經營效能與出口銷售無法提升、甚至因無法轉型而衰退,就業機會也無法提升,走向企業殭屍化的困境。

企業主經營思惟應改造  高薪人才方能帶動企業跳躍成長

美國、德國、新加坡、澳洲、法國、中國等國家,願意以高待遇或優渥條件,吸引國際人才和外國移民,國際人才和國內勞工互相競爭之下,會提升自身能力,留在國內爭取優渥工作機會,企業雖然付出較高的成本,但能夠得到更好的人才,增加競爭力,創新、效能提升,又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形成正向循環。

勞工和企業一起得到更多利潤,互利共存,而非企圖以競相低薪資來爭取低階勞工,強要開放外國勞工,因為低薪吸引到的外國勞工是品質落差非常大的,只能暫時改善國內低階工作職缺不足的問題,舉國上下,本國勞工為了和外國低階勞工競爭,不得不委屈就業,全面低薪的就業市場,只會逼大量國內人才外移,企業無法獲得良好人才,競爭力無法提升,一旦跑到國外和國際廠商競爭,只會越來越差導致營運不佳,企業被迫降低營運成本調降薪資,吸引到的勞工素質更差,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資方認為,歐美澳等國的企業毛利結構和台灣產業並不相同,如果台灣企業給予勞工過高薪資,那麼許多技術較低、毛利較低的行業,可能會吃掉大多數的成本,這也是台灣製造業現階段的問題,事實上,企業卻沒有反思,為何自己沒有隨著時代進步而產業轉型,依然逗留在過去的低毛利運作模式,台灣過去發達的產業,也不適合現在的台灣,而且台灣目前的基本薪資,並沒有增加到讓企業難以存活的地步。

事實上,基本工資調漲以後,2012年上半年的失業率,甚至還低於2011年和2010年,數據顯示,基本工資調漲,對於吸引本無勞動意願者投入職場、提升勞工就業比率是有利的。

年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失業率 4.44 4.13 3.91 3.91 4.14 4.85 5.21 4.39 4.17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

 

 

 


1970∼2000年,台灣擁有源源不絕的年輕勞動力,吸引了外國企業的技術輸入和資金投資,上個世代的企業家順著這些商機闖進市場,幾乎所有產業都有利潤,但這些榮景趨勢的前提是,台灣有廉價勞力,所以外國資方願意進駐,沒有外國資金和技術,根本不會有當時所謂的「經濟奇蹟」,但全球化的資本主義下,外國資金和技術投資會移動到比台灣勞力廉價的國家,台灣不可能永遠年輕,墨西哥、巴西、印度、印尼、菲律賓未來擁有上升的勞動比力,世界上會一直有比台灣更年輕的勞力輸出國,反觀中國和台灣在2015年以後,只會加快老化速度,所以不能永遠維持在低報酬率的產業水平上競爭,與其讓舊有企業繼續以上一個世代的營運思維來經營,不如幫助企業轉型,進入適合下個世代的產業型態。

台灣對企業保護太多、干預太多 反使許多企業成為慣企業

台灣現今的產業問題不在勞工,在於許多台灣企業被寵壞了,過去台灣政府對企業的保護太多、干預也太多,常常都以公權力介入去保護特定企業、或限制企業,這些企業也習慣看政府指導做事,以外銷為主的企業連出口都要靠央行保護、來避免匯兌損失,這些企業連對外匯的判斷與預測能力都很薄弱;內需型的企業則看政府臉色、開發這裡、投資那裡。

這些被寵壞的公司,得適當去掉一些盔甲,逼他們跟著國際潮流進步,他們才有機會成長或生存。有些產業用傳統的運作思維,本來就會有成長上限的瓶頸,基本上就不可能提升利潤,例如某些基礎加工業、代工業,如果要維持和越南、墨西哥、印尼、巴西等新興市場競爭,根本不可能一直有利潤,反而是像餐飲、教育、行銷設計、生質能源,這些是可以發展出特色化的產業,要透過產業轉型這種模式,才能有利潤,不能一直維持在原有產業的競爭,該外移或退出企業的產業,就該放手,否則劣質企業造成不良就業環境風氣,持續逼國內頂尖人才出走。

 

 


曾經,台灣有許多優秀的企業和人才,台灣企業競爭力強,營運利潤高,高薪吸引人才,人才發揮專長,讓公司營運越來越好,讓台灣職場和企業彼此維持藍色外圍的循環趨勢,但2002年以後,十多年來的保守思維和停滯不前的薪資,讓這些優秀的人才都外移了,加上中國與亞洲國家發展過程中所發揮的人才磁吸力,讓整個人才外移的速度不斷加劇。

先是金融業人才往中國發展,後來廣告人才、公關人才、行銷人才、財會人才、管理人才、業務人才也一個一個的往這些國家去,支撐到最後的科技人才,也在科技業毛利微薄、發展衰退的情況下,人才也逐漸的被其他國家挖走,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奇美電人才被挖去大陸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整個社會欣賞技術價值的老闆太少,為了提高營業利潤和向投資人交代,壓低員工薪資是最快的cost down方法,於是乎公司的優秀員工逐漸出走、劣幣換良幣,淘汰到最後成剩下只想依附在大公司裡領薪水的普通職員與走不開的員工,員工不想努力求突破,產品無法吸引國內外買家與消費者與購買,企業利潤逐漸下滑,企業和職場的循環進入了內層紅色的循環趨勢,整個社會變得無成長動力,投資者不再冒險,反而進入基本民生產業套利,如房地產炒作,炒房、炒地皮是短期內獲利的最快方式,走不開的人才不再想創新與創業,反而將聰明才智投入炒房炒地皮中,進一步使得房租和廠房租金直接或間接墊高商品的生產成本,商品價格無法在銷售市場具備競爭力,營運不佳,最終導致低薪惡性競爭市場。

所以根本問題是,台灣製造業得轉型,轉型後產生的利潤夠高,才能再度推動整個循環運轉,但沒有高薪吸引人才,也不容易轉型,每個環節都相輔相成,眼下需要靠政府去教育這些老闆們改造頭腦思考,具體的告訴他們如何吸引人才、建立制度,開源先於節流,讓企業主知道,先思考成本增加可能帶來的開創與獲利,而不是直接亂砍成本,先用高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然後才有機會開創利潤與績效,而不是節流先於開源,為了節省成本,先跟人才斤斤計較薪資,結果企業發展停滯,與其斤斤計較去雇用三百個臭皮匠,不如好好用三百個臭皮匠的薪資去雇用一個諸葛亮,有頂尖的菁英,才有機會帶動創新跟發展;雇用一個諸葛亮,自然就能創造出可以雇用三百、甚至一千個臭皮匠的獲利,但雇用三百個臭皮匠,卻不一定能創造出三百個臭皮匠的薪資,甚至可能是用減低臭皮匠薪資的方式來開出微薄的利潤空間。這種對獲利思維方式的改變,才是台灣政府跟企業首要課題。

台灣即將失去人口紅利 企業不改變思惟創新轉型恐加速衰退

世界上許多已開發國家,在經歷過人口勞動力巔峰以後,逐漸擺脫低附加價值的產業模式,發展出適合自己國家的產業特色,例如美國的行銷管理、英國的金融服務、德國的工業品質、日本產業的創意與抗壓性、澳洲的原物料出口,轉型成功的國家,經濟榮景才能再持續一段時間,而不是企圖壓抑勞工薪資,產業模式滯留原地,持續和後方迎頭趕上的新興市場競爭,這並非根本解決之道。

而台灣,很快地沒有幾年就失去人口紅利、勞動力就要開始走下坡,屆時中高齡人口多、年輕人越來越少,勞動人力也越來越少,如果企業再不轉型、發展出自己的特色與產品附加價值,甚至走出台灣、放眼全球,那又要如何與勞動力低廉的新興市場競爭?日本經濟消失二十年還可以靠著一億兩千萬的人口、靠著源源不絕的創意與極深的專業技術支撐國家不倒,那台灣又要依靠甚麼來支撐自己的經濟呢?此時再不以高薪來吸引人才投入,協助自己改造轉型,要等到衰退幅度加大後再來做,只怕為時已晚。

企業轉型需要人才、創投、企業主,同時並行,才有機會帶動整個轉型的齒輪成功運轉,每個環節都不能出問題,否則整部機器就會停滯下來,1990年以前,台灣企業家靠著他們過去成功的資金與業務能力,投入新市場或新產業的開創,才有機會能帶領台灣產業走向新一波的產業轉型,但如今企業只想靠著政府政策保護、租稅優惠、低廉勞力來維持微薄利潤,逐漸破壞了整個產業進步的循環

因為產業轉型需要的是,能掌握消費者要求和感受、富有創造力和行動力、對自己志向有濃厚興趣想要去實現、富有積極性的人,沒有這類具有創新思維的人才來操盤,這些企業根本無法轉型,但台灣多數企業主太過吝嗇,破壞了原有的制度化體制、企圖用廉價薪資來壓榨員工,結果造成失去吸引具有高階經營管理或者國際行銷能力的人才,最後反而只吸引到奴才,使得這些企業無法轉型。

現階段台灣需要由政府推動,協助中小企業主頭腦改造、經營管理意識改造,用高薪吸引人才到體質較良好的中小企業,規劃長期轉型路線,讓創投願意出手,投資新創意產業,看到新企業轉型成功,能夠產生理想利潤,老舊企業就會靠攏,不健全的企業則讓市場自然淘汰,中年以上的企業家或管理階層,大多數思維都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不容易吸收新的創意,再轉為付諸實際的動力,讓年輕的中小企業轉型,產生利潤,這樣才會有越來越多企業跟進,社會風氣改變,後續才會有發展動力。

部落格『外匯是穩定投資的天堂』 (http://www.wretch.cc/blog/joejoejoe)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Plurk 噗浪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寄件者: 為避免成為廣告信跳板,本功能限會員使用!加入會員
收件者:
留言:
 
forward collect
collect title
collect button
  •  老闆
  •  人才
  •  打工
  •  年輕人
  •  真相
  •  十倍

keword icon
關鍵字建檔說明
  1. 關鍵字是您認定內容相關性或方便記憶、搜尋的用詞。
  2. 以名詞為主,避免用詞習慣的差異。
  3. 設定欄位上方為目前的關鍵字詞及得票數。
  4. 被勾選的關鍵字代表您所投的認同票。
  5. 您可勾選這些選項,或由設定欄中新增更多關鍵字。
  6. 新增關鍵字時,請以空白或斷行來區隔關鍵字。
為了更容易取得相關資訊,請大家協助建檔,謝謝!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1.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2.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3.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1.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2.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3.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4.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5.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 贊助會員 mvp ─── 贊助網站營運基金之會員(一天一元)詳細內容
    • 分享會員 vip ─── 長期且持續分享,半年內超過 100 篇以上者 詳細內容
手動
登入

 
 
快速
登入
使用 Facebook 帳號登入
查詢
密碼
 

  • 2013 網站改版公告
  •  
  • 歡迎lon1329加入!
  • 歡迎Judy Rila加入!
  • 歡迎TC加入!
  • 歡迎太陽餅加入!
  • 歡迎Mzzzz加入!
  • 歡迎anthony899841加入!
  • 歡迎jbtu加入!
  • 歡迎安安加入!
  • 歡迎柯國斌加入!
  • 歡迎Walis Nokan加入!
  • 歡迎Rachel Green加入!
  • 歡迎James Doe加入!
  • 歡迎James Vergara加入!
  • 歡迎Sofia Vergara加入!
  • 歡迎Cindy Cheng加入!
  • 歡迎鄭母菌加入!
  • 歡迎Jin Chen加入!
  • 歡迎Wei Zihan加入!
  • 歡迎林依依加入!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