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成年後才過敏?
‧本文由 asd 分享 ‧
2010-07-06 ‧
顯示 4,781 次
‧
轉寄 6 次
‧
短評 1 篇
‧
因為長時間坐辦公桌姿勢不對而導致的骨刺、下背痛已算是文明病了,現在又多了一種,慘...如老祖宗講的百無一用是書生,真的是連縛雞之力都沒了為什麼成年後才過敏?累、胸悶、提不起勁、經常咳嗽、全身發癢……,如果這些描述讓你熟悉,也許你已是過敏一族,卻還不知道。
文.黃惠鈴 攝影.陳德信 2009/12 康健雜誌 133期
文芳(化名)一直有運動習慣,身體也都不錯。幾年前在辦公室時,坐在通風口下方的她,突然覺得很冷,接下來幾天一直咳,但因為當時是SARS期間,人人聞咳色變,在公司她刻意壓抑、不敢用力咳,也怕有感染風險不敢上醫院。沒想到一、兩個月後還在咳,病情不見好轉,硬著頭皮上醫院,醫生劈頭竟說:「你是急性氣喘!」轉看中醫,醫生也對她說「有過敏體質」,接連的訊息讓她很驚訝,因為從小到大30幾年來,她從沒跟過敏沾上邊,更別提氣喘。研究所畢業,剛出社會工作的李小姐也不解,為什麼從一年多前起,每天早上起床就猛打噴嚏,到晚上也是如此;臉、脖子也常冒出一堆疹子。最近症狀有增無減,說話不時有點鼻音的她急著找醫生問清楚,難道她過敏了嗎?假如你從來不為過敏所苦,別以為咳不停、打噴嚏、氣喘、起疹子發癢……永遠跟你無關,因為成年後才過敏,是醫界注意的方向。
●慢性蕁麻疹
台大免疫學研究所教授江伯倫臨床觀察,台灣20幾歲∼40歲的年輕女性發生6個星期以上,身上起疹子、發癢,因而有慢性蕁麻疹的比例有慢慢增多的現象。「慢性蕁麻疹應該被視為新的文明病」對過敏問題素有研究的江伯倫說,跟典型過敏不同的是,這些慢性蕁麻疹的病人,做抽血檢測大多找不到過敏原,反而遇到情緒緊張、天氣忽冷忽熱等狀況時,身體就會起疹子、發癢。江伯倫懷疑,致病原因跟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異常有關:「應該是自體免疫的問題,不知什麼原因,造成免疫調節失控。」急性蕁麻疹大多因為吃了海鮮、芒果等較易過敏的食物而引起,慢性蕁麻疹卻是一緊張、情緒壓力大就犯,相當不同,江伯倫解釋。
●氣喘
除了慢性蕁麻疹,氣喘也是許多人沒想到成年後居然才會遇到的問題。台灣18歲以上成人發生氣喘的比例,每100人中約有8人,「但我覺得不止」,林口長庚胸腔內科醫師劉文德說。他的懷疑不無道理,因為成人氣喘不易被發現,尤其年紀大,可能合併心臟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甚至懷疑有惡性腫瘤等其他疾病,臨床症狀容易被混淆。另外,年紀大,關節不好,影響老人家的活動量,所以即使呼吸不順暢,但因為活動不劇烈,沒有到喘的地步,即使患有氣喘也不容易被察覺。
最大的誤解是,不少病人都誤把氣喘當作感冒。劉文德觀察,病人多以為只是這次感冒咳比較久,或自認為自己只是常感冒,並無大礙。但台中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怡行指出,有5∼7%的銀髮族有氣喘病,60歲以後才初次發生氣喘的人,其中兩成左右,過去並沒有過敏體質,而是在一次嚴重感冒(呼吸道感染)後才開始「吃老轉氣喘」,做檢查也驗不到過敏原,而有所謂的「內因性氣喘」。
另外,肺功能下降時的氣喘徵兆,像「累」、「悶」、「做事費力」等主觀感受,本來就很多樣化,對健康不夠警覺的人往往容易忽略,可能認為是因為最近運動少了、又胖了……。結果不乏病人拖了5年、10年,甚至20年,病情嚴重才就醫,正確診斷。以致於成年氣喘的發生率雖然遠低於兒童氣喘的發生率,但死亡率反而較高。「沒有做肺功能檢測, 你永遠不知道,」劉文德提醒。尤其女性遇到悶悶的、做事提不起勁等可能是肺功能掉下來的情形,有很多不同的自我解釋,因此延遲求醫。例如,有些成年女性在月經來前兩、三天,會特服,胸悶、很疲倦,常是經前症候群,不會懷氣喘發作。或因為經痛用阿斯匹靈等非類固醇炎藥物,也可能因為這會引起過敏,誘發氣喘誘發蕁麻疹等)卻不自知。
●別忽視職場對過的威脅
不像孩童時期發生過敏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氣喘等,大多因有遺傳體質,又受到諸如塵敏食物(如海鮮)等過敏原誘發;成年後才過敏,原因複雜,可能是非特異體質,但牽涉生理狀況發生改變,例如慢性肺功能下降,荷爾蒙變化等;或因藥物、感染、情緒壓力,更可能跟職場有關。「成人過敏有10∼25%,是跟職業過敏原有關,」台中榮總陳怡行醫師指出。
台灣人工作時間之長,世界知名。辛勤工作,工作環境一旦不佳,就成了促發過敏的溫床。胸腔內科醫師劉文德觀察,成年氣喘病人最常忽略辦公室環境的威脅,「地毯、電腦廢氣、裝潢用料、照明所產生的熱……,都會讓上班族有氣喘的風險。」有些人是在公司待一段時間後就有咳嗽、胸悶等症狀,可能比較有機會警覺;有些人卻延遲發作,等下班回家後才有症狀,只會覺得上了一天班難免疲累,不會聯想到辦公環境有問題。
台大醫學院環境職業醫學科教授、在台大醫院擅長看職業病的內科醫師郭育良還提醒, 有一類複寫紙三聯單,第一張紙的背面經特殊處理,寫字時破壞處理過的表面,讓墨水滲出,字跡因此複寫到下一頁,這類複寫紙也能誘發氣喘。另外,許多辦公室密閉空調,台灣氣候又潮濕,沒做好防霉除濕,通風不佳,也容易致病。陳怡行說,小朋友驗過敏原,九成以上都是塵,但隨著年紀愈大,對霉菌過敏的比例愈來愈高。當在台中榮總的辦公室談到這點時,她趕緊起身打開空氣清淨機、除濕機,還指著桌上自製濃度75%的酒精噴劑,告訴《康健》,這些都是她必備的(武器)。因為她的辦公室牆縫也有霉菌孢子聚集成的一條粗黑線,她對霉菌過敏,每當霉菌量一多,就會讓她非常癢。
●新興職業病:乳膠過敏
有些職業本身容易引起過敏,其中,乳膠過敏是近20年來新興的職業過敏病--因為長期戴乳膠手套,手部出現濕疹般變化,發癢發紅,甚至皸裂,引發過敏。也有人只要吸入乳膠過敏原,就可立即引發過敏,甚至休克。因為醫院裡不斷有同事來找她看病,陳怡行醫師後來針對一千多位醫護人員調查是否有乳膠過敏。結果發現,已產生症狀的佔8.6%,有12%作皮膚測試有陽性反應,表示乳膠已經是過敏原,但還沒有明顯症狀。
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也曾報告,竹科無塵室作業員有17%的人會對乳膠過敏。陳怡行也看過一些在鞋廠或輪胎廠,接觸橡膠,因此過敏的病人。對乳膠過敏,除了要注意職場的工作安全外(例如,改戴非乳膠手套或無粉塵手套),如果接受牙科檢查、婦科檢查等侵襲性檢查或外科手術,身體的黏膜或漿膜接觸到醫生配戴的乳膠手套,也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甚至過敏性休克。
乳膠過敏在歐美已成為外科手術及侵襲檢查中,發生過敏性休克的重要原因。所以假如你對乳膠過敏,求醫時一定要記得提醒醫護人員,必要時,可以請診斷出你有乳膠過敏的醫生,幫忙開診斷書或病情摘要,幫助其他醫生了解你的特殊狀況。陳怡行另提醒,有三成對乳膠過敏的人,一段時間後也會對一些水果較易過敏,包括木瓜、奇異果、印度棗、荔枝、龍眼、水蜜桃、香瓜、鳳梨、油桃、香蕉、核桃、馬鈴薯等。因為這些水果的某些蛋白質組成成分和乳膠蛋白相似,引起交叉過敏反應。
陳怡行笑道,有次一位心臟科同事來電告知,他吃木瓜竟感到封喉,陳怡行旁邊一位實習醫師聽了,疑惑地問:「木瓜不是豐胸嗎, 怎麼還會豐喉?!」雖是一則趣事,但也反映大家對水果過敏不那麼熟悉。水果過敏的反應,比較輕微的症狀是嘴巴癢,舌頭癢;比較嚴重的,喉嚨會腫起來,或喉嚨痛,不舒服。可是,「有些人事實上會對水果過敏,只是自己不知道,」陳怡行觀察。所以,吃了蔬果後,如有上述症狀,就要警覺自己可能對這些蔬果過敏,進一步去做檢測。陳怡行更進一步提醒,對上述這些水果過敏的人,長期接觸乳膠後,也更容易對乳膠過敏,必須警覺。
●真過敏、假過敏,傻傻分不清楚
當孩子身體有異狀,父母通常很緊張,比較能及時求醫,但成年才過敏,「會比較容易被忽略,求醫也比較晚點,」陳怡行觀察。就算看了醫生,有時也會因病人掛號的科別,以及幾歲發病,影響醫生的判斷。在過敏免疫風濕科服務的陳怡行,常接到其他科醫生轉來的病人,這些病人不乏電腦斷層檢查都做了、心臟也檢查了、也沒長癌症……,才懷疑病人會不會是過敏。
莫名的皮膚癢,雖然看似過敏,卻不見得就是過敏,惡性腫瘤、糖尿病(代謝疾病)、全身性疾病(自體免疫疾病)也會有類似的身體反應,容易讓人傻傻分不清楚。其中,會讓許多女性臉色一變的是「貧血」。 湖光皮膚專科診所院長,也是國泰醫院皮膚科兼任醫師胡淑玲以豐富的看診經驗指出,她看過不少女病人因為莫名地皮膚奇癢無比,拚命擦藥、吃藥、看醫生卻都沒好轉,身心備受煎熬,其實是缺鐵性貧血惹的禍,只要補鐵劑,症狀就可有效緩解。「缺鐵性貧血是很好治,但會被miss(錯失)的,」胡淑玲分析,許多時候不只病人,連醫生可能都想不到因為貧血會導致皮膚發癢,誤以為是過敏症狀。她提醒,平時經血過多的女性,如果本來就比較容易頭暈、眼花,臉色蒼白、脾氣較暴躁,當身體莫名發癢,可考慮抽血檢測是否缺鐵。
另外,假如起疹子、發癢的情形超過6週,變成慢性蕁麻疹,用藥治療效果不好(用藥沒效、或藥一停就發),就要考慮也許是身體內在疾病或荷爾蒙、情緒壓力等作祟,「超過6週以上,尤其又是成年了,值得因為這個症狀,到大醫院做更詳盡的檢查,」胡淑玲說。
●聰明降低過敏機率
要想降低過敏的機率,或緩解過敏症狀,除了注意均衡飲食、盡量選擇新鮮食材,少吃含色素、防腐劑等添加物的食物,保有運動習慣,控制體重避免肥胖(是的,胖也會增加氣喘機會!),學會抒解壓力、釋放負面情緒,也要注重除濕防霉、定期清理大樓空調、辦公室儘量不鋪地毯,改以石材或塑膠地板等。想知道辦公室是否讓你生病?胸腔內科劉文德醫師建議,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是,放長假時,咳嗽胸悶會不會明顯改善?如果是,除了求醫進一步診斷外,就要積極改善辦公室環境。
如果咳嗽超過兩週以上沒好,咳得比別人久;或一整年比別人容易感冒,或很常感冒,不明原因咳嗽,或常有胸悶,或運動時,耐受力變差(例如,同樣爬一層樓,但比以前會喘),劉文德建議,都應做肺功能檢查。 另外,慢性蕁麻疹病人中,有四成的人體內幽門桿菌感染比較明顯,江伯倫醫師提醒,治好幽門桿菌,蕁麻疹的症狀可能比較好轉。 最重要的是,學會傾聽身體的需求,趨吉避凶,減少接觸過敏原,一旦有異狀,及時求醫。
你怎麼對待身體,身體也會怎麼回報!
●成人氣喘的11個警訊
如果你有以下的情況,建議掛胸腔內科,進一步確認是否有氣喘:
1.動不動就喘,不一定是在用力或運動時,常常休息時也會突然感覺呼吸困難、胸口緊縮,甚至在半夜也會突然喘。
2.劇烈運動時,會呼吸困難。
3.通常在晚餐後,或聚會宴客吃較豐盛的大餐後,特別容易呼吸困難或喘。
4.情緒不穩定,跟先生(或太太)爭吵或跟孩子生氣後,特別容易喘。
5.換季時,根本不敢裝被子,只要一抖開被子,就開始不舒服。或在家用掃把掃地,灰塵揚起也受不了。
6.突如其來的大雷雨,例如夏天午後雷陣雨,會覺得喘、呼吸困難。
7.每次感冒看醫生,服藥後反而鼻塞更嚴重,咽喉的部位很緊,有時候眼睛還會腫起來,接著就呼吸很困難,很喘。
8.只有在早上起床時會喘,開口講話口很乾,乾到覺得喉嚨痛痛的。很奇怪的是,刷牙漱口後就不會了。
9.月經來前兩、三天,會特別不舒服,胸悶、很疲倦,比較喘。
10.運動完休息時,沒多久會覺得喘,而且接近呼吸困難,尤其當天氣乾冷,運動後休息時,容易發生。
11.平時走路有一點喘,休息一下就好。感冒或氣候變化,就會呼吸困難,常有喘鳴聲,躺下會特別明顯。
(資料提供:台灣胸腔疾病協會)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