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裡的新台灣之光 從玉里向宇宙放送
‧本文由 w28960138 分享 ‧
2010-08-12 ‧
顯示 2,162 次
‧
轉寄 1 次
‧
短評 2 篇
‧
「把一百位新台灣之光集結起來的概念,真的很棒」採訪結束後,三度入圍葛萊美唱片設計獎、也被列在《遠見》新台灣之光名單內的蕭青陽,站在他中和工作室大門前,靜靜地聽著創辦24年的《遠見》雜誌,即將在進入建國一百年前夕,送給中華民國的生日禮物。這一瞬間,這位設計鬼才的眼睛突然亮了起來。自從2005年以王雁盟的「漂浮手風琴」唱片封面設計,打入葛萊美獎後,每次有人提到蕭青陽,總喜歡在他名字前面冠上「台灣之光」的頭銜。同一年,還有另一個讓台灣人熱血沸騰的台灣之光出現,那就是王建民。
他認同《遠見》挖掘新台灣之光的編輯概念,「如果真能把這些從台灣出發的力量匯集起來,將成為多麼強大的力量之書,絕對不輸給暢銷全世界的《秘密》。」
「要不然,你來幫《遠見》設計台灣之光封面?」試探性地徵詢,沒想到,他竟想也沒想,毫不遲疑地一口答應,「那有什麼問題!」就這樣,蕭青陽成為《遠見》八月號「新台灣之光100」的封面設計者。
幾乎在關上門的那一剎那,封面設計圖就在蕭青陽的腦袋裡浮現出來了。
他提出的設計概念是,在稻田裡長出來的新台灣之光。他想在稻田上創作一個圖騰,一個展開光芒雙臂的小光人,身型像獎盃。設計進化到後面,他決定把小光人的雙腳變成鋤頭,站在土地上迎向光明,而他所散發的那七道日出光芒,也像是計數的電表,代表為台灣加油。
這個圖騰的設計,忠實反應《遠見》推出新台灣之光的初衷。
「台灣之光不只這一百位,每個願意站在台灣土地上,埋頭苦幹默默付出的人民,只要張開雙手,所散發出的都是台灣的光芒,」先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蕭青陽一直驚嘆,這次創作是他今年來最好玩、最興奮的一個,身旁的人無不跟著熱血起來。
這次是《遠見》創辦24年來史上經費最貴、也是過程最珍貴的一次封面創作。也是蕭青陽從事設計工作25年來,第一次嘗試的稻田創作。
為了讓台灣之光的意義確實被彰顯,這個小光人不能用電腦合成,而是真的要在台灣找一塊稻田,把新台灣之光的圖像真實割出來,再拍攝成封面。
為了這個前所未來的創舉,《遠見》也找來專業影音團隊,把稻田創作過程裡每一個彌足珍貴的畫面都紀錄下來。
只是說起來容易,實際執行起來可就大費周章,問題不斷。首先,找稻田就是第一關,也是最耗費氣力的過程。
為了找到大家心中那一畝田,遠見工作團隊頂著六月的烈日,揮汗跑了一些縣市,有時光一個上午,就趕工勘察了五、六塊稻田,對稻田的知識,也從懵懂無知,突飛猛進到一摸稻穗,甚至光看稻波顏色,就可以斷定何時能收割。
【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 www.gvm.com.tw 】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龍捲風= 平生修得隨緣性-粗茶淡飯也知足 =
於 2010-08-12 01:36:26 說 台灣之光 | |
3266
於 2010-08-13 12:29:43 說 好創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