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偷懶?還是自我放棄?孩子的大腦可能生病了!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1-08-23 ‧
顯示 3,185 次
‧
轉寄 1 次
‧
短評 0 篇
‧
不想上學、成績退步、跟同學處不好、對什麼都沒興趣……,孩子變得怪怪的。他不是叛逆,也不是找藉口不讀書,更不是中邪,而是大腦生病了。「想想要說什麼,卻只能想到一些不對勁的用語。可是想修正時,就更混亂而變得更不對勁,就愈發搞不清楚自己最初想說什麼了。感覺簡直像自己的身體分開成兩個,在相互追逐一樣。……正確的語言總是由另一個我擁有,這邊的我卻絕對追不上。」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暢銷小說《挪威的森林》,描寫1960年代發生在東京大學校園中的青澀戀曲,女主角直子曾對男友渡邊如此表達自己「無法好好說話」的困惑與痛苦。
渡邊也觀察到,直子說話「好像是被扯斷似地浮在空中。她的話並沒有結束,只是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忽然消失掉了。她似乎想努力繼續說下去,但那裡已經什麼都沒有了。……她看來就像正在運作中的機器電源被拔掉了似的。」
直子有時會眼神恍惚地看著別人,也會因為不明原因而大哭,像要窒息般激烈地哭。
村上春樹自認這本書是100%的戀愛小說,但精神科醫師吳佳璇從精神醫學的角度來看,直子表現出的種種症狀非常類似精神分裂症,這本書可視為描寫患者從發病到就醫的「病人誌」。
青春期的不速之客
台北榮總精神部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陳映雪說,青春期是精神疾病好發的年齡,有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精神疾病在這個階段發病,包括躁鬱症、憂鬱症、精神分裂症等,需要家長注意。
愈早發病,代表受遺傳因素影響愈大,且因人格發展及學業技能尚未成熟,預後可能愈不理想。但好消息是,研究證實,精神分裂症患者愈早接受治療,而且持續接受治療,病人有機會復原得不錯,求學、工作不再長期受挫,三軍總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葉啟斌指出。要及早治療,就必須盡早注意到精神分裂症的症狀:
正向症狀(比常人多出來的不尋常症狀)
1.妄想:比如被控制妄想(有人用電波控制我、有人跟蹤我、外星人要抓我)、被害妄想(同學故意陷害我、聯合起來欺負我)、關係妄想(某人在講我的壞話、電視報導在說我的事、某人喜歡我)。由於妄想的緣故,會延伸出異常或暴力行為,如整天緊閉門窗,拉上窗簾怕人窺視;或疑神疑鬼檢查食物,擔心中毒等等。
葉啟斌有個病人是高中女生,一開始她跟媽媽說「某某同學很自傲,都不理我」,媽媽以為只是同學間處不好,並不在意;後來她開始拿那個同學的東西、惡整對方,老師問她為什麼,她也說不上來。沒多久她甚至打了那個同學,老師緊急通知家長帶她去就醫。
「她已經出現妄想,堅信同學要聯合起來對她不利,但事實上完全沒有,」葉啟斌分析。
電影《美麗境界》的主人翁、數學天才約翰.納許(JohnNash)也是精神分裂患者,他曾懷疑有特務在跟蹤他,但事實上並沒有。
2.幻覺:聽幻覺最常見,如有人在我耳邊講話,在評論我;或命令我去做一些事情。也有的是視幻覺,即看到不存在的影像。
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得獎片《黑天鵝》,片中女主角妮娜也有精神分裂症的幻覺症狀:她以為誤殺了競爭對手莉莉,實際上卻看見自己的肚子不斷流血。
負向症狀(跟常人比起來較缺損的能力)
1.情緒淡漠沒有起伏:悶悶的,話很少,不想起床也不想上學,對什麼事都沒興趣、沒動機。
2.人際關係不佳:退縮孤僻、不跟同學來往,回家就把自己關進房間,甚至拉上窗簾。
語言表達或思緒中斷:語無倫次、脫離現實,或講話突然斷掉,好像找不到字句接下去。《挪威的森林》女主角直子就有這種情形。
混亂性症狀:行為脫軌,比如走路時摸著牆壁、上課時突然站起來、發呆、傻笑、忽哭忽笑、自言自語、無故罵人打人等等,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也說不出所以然來。
目前精神分裂的診斷是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DSM-IV),如果上述症狀出現兩項以上,且持續超過一個月,同時造成功能障礙(如成績明顯退步、人際關係困難、無法自理生活)超過六個月,父母就該帶孩子就醫了。
不過葉啟斌說,一些藥物、毒品、罹患腦炎也會引起妄想、幻覺,診斷時必須排除這些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精神分裂症早期症狀並不明顯或特別(比如不愛講話、胡思亂想、成績退步),病程發展也比較慢,加上患者的個性通常本來就比較內向,所以很容易被忽略,家長可能感覺到孩子有點奇怪,但又說不出哪裡不對勁,以為只是搞怪、耍酷,因而沒有及早就醫。
「孩子變得跟以前不一樣」是一個重要的指標,陳映雪提醒。比如以前跟同學處得不錯,現在卻常說同學在講他的壞話、要聯合起來欺負他。父母可以向老師求證是不是真有這種情形。
「親子關係夠好,才能及早發現孩子的困難。如果父母只關心分數,大概很難注意到孩子的改變,更別說早點幫助他了,」葉啟斌說。
國外研究發現,病人從發病到首次就醫平均相隔兩年。葉啟斌說,台灣很多病人曾被父母帶去收驚、吃調整體質的藥,「流浪」了很久,病況愈來愈嚴重,最後終於來精神科看診。也有病人一開始被診斷成憂鬱症,吃藥卻不見改善。
不過父母有個難題要克服──青少年通常不願就醫。葉啟斌說,青少年需要同儕認同,生病的孩子仍然渴望回到學校,不希望落單。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身體好一點,就可以回學校跟同學一起讀書」,藉此鼓勵孩子就醫。如果診斷確定,他建議家長跟老師溝通孩子治療的情形,以及如果孩子在校時突然發病,要如何應變。
救回持續衰退的大腦
治療精神分裂症以藥物為主,配合復健療程。陳映雪說,很多家長及病患擔心藥物副作用,不願意服藥或自行停藥,想單靠意志力或心理治療來克服疾病,但大約2∼6個月就會復發。
陳映雪解釋,用藥的目的不只在減輕症狀,也是為了防止大腦神經元持續衰退,影響認知功能。如果不用藥,已有文獻顯示腦細胞可能衰退得更快。每次復發,治療成效就愈弱。有些病人缺乏病識感,不認為需要治療或常忘記服藥,可考慮長效針劑治療,2∼4週打一次,維持基本的藥物療效。如果病人不肯來院就醫,健保也提供居家照護,可請居家附近醫院精神科協助。
目前治療精神分裂症的藥物常見的副作用類似代謝症候群──發胖、血脂、血糖升高。陳映雪說,副作用大多只發生在開始服藥的初期幾個月,如能配合飲食控制、常運動,大部份患者的體重與新陳代謝可維持正常。
葉啟斌說,很多病人服藥後產生副作用,就自行停藥,也不來看門診,等於治療中斷。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不同,他建議病人要告訴醫師出現哪些副作用,藉此調整藥物的種類、劑量,盡量減少副作用。他強調最好是病人本人來看病(而不是由家人代為領藥),讓醫師有機會跟病人交談、觀察他的情形,這樣能幫助醫師調整藥物。醫病持續合作,治療才能見效。
及早與持續治療,有助重返社會
復健則是藉由課程及活動,幫助恢復病人語言表達、與人互動、提升自我照顧與適應社會的能力。比如台北榮總青少年精神科日間病房跟教育局合辦「向日葵學園」,讓學業中輟但病情改善的精神分裂症青少年,白天來醫院復健同時接受特教,可銜接復學或升學,或在醫院完成國高中學業;台北榮總復建精神科也與勞工局合作,成立庇護商店與庇護工場,藉工作復健,幫助病人有謀生的一技之長。陳映雪有個病人工作認真負責,多年復建,一路做到店長。
葉啟斌說,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復原情形取決於是否及早治療、持續治療。如果復原得宜,病人有機會重回學校、職場、結婚生子,不見得一輩子要關在家裡或療養院。他有個病人就在大學教書,狀況維持得不錯。
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說,精神病患者各方面的能力雖然不能跟過去一樣,但他們的障礙可以透過藥物、復健及良好的支持系統而降低,仍然可以從新的位置,發展自己的人生。
陪孩子走過漫漫復原路
對父母來說,陪伴精神分裂的孩子成長是漫長的考驗。台北市心生活協會總幹事金林建議:
了解疾病、接納孩子已經不一樣了
大家常覺得精神障礙者說話頭頭是道,就認為他們「應該可以做到」一般人做的事,忽略他們已因為疾病影響而失能;所以家屬時常誤以為孩子懶惰、個性有問題,因此發生衝突。孩子也需要很長的時間體會和接納自己以前可以輕易完成的事情現在卻做不到了。
建議家長接觸精神障礙支援團體、多吸收正確觀念,認識疾病才是迎戰疾病的不二方法。
建立互信關係
青少年有自己的主張,而疾病又時常以詭譎的妄想影響著患者,如果沒有堅定與可信賴的關係,很難協助患者就醫及走過復原的路。
學習與醫師良好溝通
記錄睡眠情況、心情變化、擔心的事情,看診時給醫師參考。看病時避免長篇大論,不刻意避談重要的問題。家屬可能需要陪同就醫,但要盡量鼓勵孩子自行進入診間和醫師溝通。
善用各種復健機會
如同肢體障礙、聽覺障礙者需要輪椅、助聽器等輔具一樣,精神障礙者需要各種不同專業者的「服務」來協助精神復健,比如醫院精神科附設日間病房或社區復健中心、民間團體開辦的日間照顧,課程內容包括重新建立正確的感官知能、建立自信、學習使用工具及各項技能(如掃地、洗碗)、覺察情緒起伏、安排適當作息、參與社交活動、認識疾病及藥物等。
了解藥物的限制,學習調適生活
用藥是「兩害相權取其輕」,因為發病的後果更嚴重,所以願意接受服藥的副作用。但藥物的效果還有其限制,所以生活上的調適還是很重要:彼此尊重、時常讚美、不要安排太多活動或者負擔太大的責任與壓力,才是長久的精神保健之道。
家屬必須保持自己的社會支持系統
彼此給予自由活動的機會,不要「黏」太緊。疾病並不會因為家屬犧牲自己就必然減輕,反倒是家屬身心健康可以給患者長久的支持。
精神公益團體聯絡電話:
台北市心生活協會(02)2732-8631
康復之友聯盟(02)2395-1206
精神健康基金會(02)2327-9938
Box:一分鐘醫學教室:精神分裂症是怎麼回事?
精神分裂症是思想、情感及行為失去協調(因此稱為「分裂」)的疾病,病因還沒有確切的結論,但目前研究顯示和遺傳及環境壓力(比如考試失利、失戀、人際關係不好等等)有關,但也有人並未遭受重大刺激,卻仍然發病。
生化學的研究則發現,這種疾病可能和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正腎上腺素、血清素等失去平衡有關。
Box:好發在青春期的精神問題
躁鬱症
•憂鬱:話少、反應慢、活動量減少、對任何事提不起勁。
•狂躁:情緒高昂、多話、活動量大、睡眠時間變短、誇大自己的能力。
憂鬱症
情感脆弱、內向、缺乏自信、活動量減少、食慾降低、失眠,可能有自殺的念頭及行為。
焦慮症
經常抱怨神身體不舒服、拉肚子,因此常請假、成績退步、失眠。
強迫症
不自覺重複做一些事,知道重複做沒有意義,但不做會不安。通常有追求完美或潔癖的特質。
精神分裂症
妄想、幻覺、對人淡漠、對什麼事都沒興趣、語無倫次、行為脫軌、成績退步。
Box:長輩得精神分裂,遺傳機率有多高?
如果父母之一有精神分裂症,孩子罹病的機率約為10%;如果雙親都有,機率增加到約20%。葉啟斌醫師指出,跟其他精神疾病比起來,這樣的遺傳機率並不算特別高,其實不需過度擔心,也不需要因此而不敢結婚生子。如果有家族遺傳,他建議:
●壓力可能誘發疾病,因此盡量別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可鼓勵孩子多運動,紓解壓力。
●作息規律、睡眠充足。
●注意是否出現精神分裂症的症狀,及早就醫。
●絕不可接觸毒品。毒品會傷害腦細胞,誘發精神疾病。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