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有病,為什麼查不出來?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02-14 ‧
顯示 1,625 次
‧
轉寄 2 次
‧
短評 0 篇
‧
明明不舒服,卻被醫生說神經質、親友嫌窮緊張,為什麼我的病痛找不出原因?流感疫情一曝光,你就忙著囤積口罩?一讀到醫學報導,你便緊張不安,覺得自己的健康危機四伏?你是否沉迷上網搜尋醫療資訊,自我診斷身懷難病,陷入沮喪中?
如果上述情況經常發生,你可能是慮病族的一員。
對一般人而言,怕生病只是暫時現象,只要檢查沒問題,就不會掛在心上。但對有慮病傾向的人來說,這種焦慮卻如影隨形,典型的行為包括:
過度關心身體,扭曲誇大無關緊要的生理反應,深信這代表罹患某種疾病(通常是重病),例如頭痛就認為自己長了腦瘤,胃痛就是得了胃癌,或鎖定一些不容易確診的疾病,想辦法讓自己的問題對號入座。
很難相信醫生的診斷,遊走各大醫院不同科找名醫,就算每次檢查都正常,還是無法釋懷,「可能放心幾天又不安起來,」中崙聯合診所資深心理師黃龍杰指出。只要醫生的語氣稍微有些不確定,慮病的人就會擔心自己成為那個「萬一」,覺得一定有病沒被診斷出來,四處尋求醫生的保證,甚至接受不必要的檢查或醫療處置。
對自己身體的關注超乎常人,「他們超重視自己的健康,」黃龍杰觀察,不少慮病的人其實處於青壯年,注重養生,運動、吃健康食品、自我檢測做得面面俱到,卻無法減輕他們的焦慮,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往最壞處想。
黃龍杰表示,這些行為如果持續超過6個月,造成個人重大痛苦,甚至影響到職業功能或人際關係,就代表已經發展成「慮病症」。
慮病症的人雖然身體正常,承受的精神折磨卻不亞於生病,「他們會舉出很多不舒服的症狀說自己有病,只是查不出原因,」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指出,不同於蓄意欺騙的詐病(malingering,例如為了逃避兵役製造X光片的陰影)、或想一直當病人博取同情的偽病(factitiousdisease,例如故意造成傷口感染而延後出院),慮病症患者絕不會承認自己是多慮,也拒絕接受可能是心理問題。除非被發現異常轉診到精神科,多數患者只能奔走各大醫院,為了查出不存在的疾病精疲力竭。
滿腦子只有病
慮病症大多在20∼30歲時發病,每次病程可能持續數月到數年,病情起起伏伏,一開始雖能得到關心,不過日子一久,親友往往無法再忍受這種無病呻吟,造成人際關係緊張,十分棘手。
臨床上認為,慮病症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體質:有焦慮、憂鬱及身體化體質(容易因心理壓力而出現疼痛、腸胃不適、月經失調等生理症狀)的人,比較容易出現慮病傾向。
◎心理因素:對疾病過度恐懼,例如曾生過大病,或發生過恐慌症、憂鬱症的人,受苦的記憶難以抹滅,從此以後對身體感受過度敏銳,充滿不安全感,無法走出疾病的陰影。
◎個人生活體驗:例如家人對健康極端看重,從小耳濡目染,或親人因某個重病過世,從此害怕自己在劫難逃。
◎ 社會因素:生病得到的附帶利益,是慮病症持續強化的主因之一。例如有些人是潛意識想藉生病逃避討厭的人事或重大壓力,有些人則是因為生病會讓周圍人噓寒問暖,「變相鼓勵他們維持生病的狀態,」黃龍杰說,不過當局者迷,患者很少能自覺到對關愛的渴望,會促使他們表現出身體不適。
不能揭穿的祕密
醫學上處理慮病症,主要分為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
抗焦慮劑有助緩解緊張,調整自律神經的功能,降低慮病的程度。如果是其他心理疾患如憂鬱症、恐慌症等引起的慮病傾向,治療好原來的疾病,慮病症也會改善。
慮病族通常抗拒個別一對一的心理治療,「反而比較願意參與團體討論,」劉嘉逸說。藉由同樣狀況的病友,能讓患者產生病識感,承認自己可能是心病,願意進一步處理,「否則別人說什麼都沒用,」黃龍杰指出,他有幾個個案便是參加生活調適愛心會(恐慌症、焦慮症、憂鬱症及強迫症等精神官能症病友的互助團體www.ilife.org)的團體治療後,再轉介來接受諮商。
當慮病族在抱怨不舒服卻檢查不出來時,別急著指責或戳破他,「不然可能更嚴重,真的病給你看,」劉嘉逸醫師提醒,可安慰問題不嚴重、放寬心,協助他們轉移注意力,例如運動、學習放鬆和抒壓技巧等,可求醫作適度檢查,但應阻止他們一直往醫院跑,以免不恰當的過度醫療。但也不要隨他們的症狀起舞,整天隨侍在側,以免無形中強化慮病的動機。
和慮病族溝通時,「一開始不能強調他們有心理病態,」黃龍杰說,說教、否定他們的感受只會破壞關係,反而要運用高度同理心,例如告訴他「難怪你會這麼緊張,這種情況大家都會擔心,不是只有你。」讓他釋懷、不鑽牛角尖,再告訴他既然檢查正常,代表身體沒事,而是他對生病的雷達太靈敏,引導他將重點放在降低敏感度。
慮病傾向嚴重的人,思考模式都很固著,不是朝夕能改變,「要慢慢洗腦,」黃龍杰說,先包容患者表達困擾,建立信賴關係後,才能逐漸拉回現實,指出癥結在扭曲的想法而非身體。等患者有能力內省到問題所在,再提示這是慮病症,「才不會嚇走他們,」他表示。
進行治療時,黃龍杰會發一張表給個案填寫,包括「事件發生→觀察不舒服的反應→發現背後的想法→轉念→進行改變計劃→評估改善程度」,讓他們反覆練習,學會以行動處理自己的焦慮,逐漸趨近正常,不再將生活聚焦在疾病,這種認知行為療法配合諮商,改善效果相當不錯。
讓警報器回歸正常
關注自己的健康是人之常情,輕微的慮病傾向只要善加處理,並不會發展成慮病症,專家建議:
評估染病機率:不管你害怕的是新型豬流感、腦瘤還是癌症,從致病的原因客觀檢視風險度,可避免過度詮釋資訊、自己嚇自己。例如除非你才剛從墨西哥回來,可能真需要提心吊膽,否則做好基本預防措施即可。
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擔憂時,求助信賴的家庭醫師(如家醫科、一般內科、婦產科、小兒科)替自己把關,「先諮詢他們的意見,會比較放心,」劉嘉逸表示,有狀況再請家庭醫師轉介醫院進一步檢查。聽取檢查結果時,可請醫生儘量解釋清楚,或要求印出中文說明,以免誤解造成不安。
克制自我診斷的衝動,只閱讀有公信力的醫療網站:在英美,這種過度依賴網路醫療訊息,對號入座以為自己罹患某種疾病,引發毫無根據焦慮的人,被稱為「cyberchondria」(網路慮病症)。他們會對搜尋疾病資訊上癮,因無法分辨江湖郎中和正派醫學的差異而陷入恐慌,是慮病症的高風險群。「最好閱讀有公信力或衛生署認證的醫療網站,不要相信為了賣商品而嘩眾取寵的訊息,」劉嘉逸提醒。
當對生病的焦慮持續不減,甚至干擾到日常生活時,應及早到身心科看診,或請專業心理師協助。
安心小妙方
不少老人家抱怨全身不舒服、「快死了」,檢查半天卻查不出結果,這種因情緒引起不適的身體化症,也會加重慮病現象,「如果一味想說服他們根本沒病,症狀可能更厲害,」劉嘉逸主任提醒,可安撫老人家退化是正常現象,告訴他們這可能是操勞、自律神經失調或腦神經衰弱,不是得重病也不一定要吃藥,鼓勵他放輕鬆、多活動。
也可參考黃龍杰經常給個案的「安心四寶」:
●信仰:祈禱、禪修、靜坐、抄經等儀式都有助安定心神。
●運動:改善健康,心情自然變好。
●同伴:家人好友的支持,能增強解決困難的信心。
●轉移:發展興趣、嗜好,恢復對生活的熱情,心思便不再膠著於身體。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