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中國式母愛~~
‧本文由 asd 分享 ‧
2012-03-08 ‧
顯示 2,654 次
‧
轉寄 6 次
‧
短評 0 篇
‧
■王 琰
兒子,今天你又裝作若無其事地暗示媽媽,說市中心的房價又在飆升,如果再不行動,或許以後你和女友連一間棲息的小屋都沒有。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終於沒有像你希望的那樣,說出「媽媽給你們買」這樣的話來。而你,也在尷尬的沉默裡,隨即氣嘟嘟地放下碗筷,摔門出去。我從窗戶裡看著你遠去的背影,瘦削、懶散,有一點任性,你還是賴在父母懷裡,始終不肯獨立。
可是,親愛的兒子,你已經25歲了,有一份穩定的工作,有一個需要呵護的女友,還有兩位日益老去、需要你照顧的父母,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讓你成熟,讓你徹底地離開父母的羽翼,放下啃老的惰性,獨自去承擔一個成人應該承擔的責任嗎?
(圖讀者雜誌)
從小你就習慣有事找媽媽。你總是說:「媽媽,我的衣服髒了,你幫我洗洗。」「媽媽,明天我們去郊遊,你幫我收拾好要帶的行李。」「媽媽,女友想吃老醋茄子,記得下班後給她做。」
一直以來,我也習慣了聽你這樣吩咐,總以為,對你的每一點好,你自會記得,且在將來我們老去時,可以得到你同樣細心的呵護和照料。而我和你的父親,也節省下每一分錢,為你在銀行開立了單獨的帳戶,只為某一天,你擁有了自己小家庭的時候,能取出那些錢來,給你一份切實的幫助。
可是如今我卻發現,這樣犧牲自己、全力為你的方式,並沒有培養出我們想要的那個懂得珍惜的孩子,反而造就了一個羽翼退化、意志嚴重消磨的社會棄兒。我們越是愛你,縱容你對父母無休止的依賴和索取,你心底的自私和懶惰就越是無休止地滋長…
你5歲那年,要媽媽幫你整理滿地的玩具;10歲的時候,看見同學腳上氣派的皮鞋,你就哭鬧著讓我也去買;15歲時,你寫情書給班裡的女孩子,說「我媽媽認識很多人,誰要是欺負你,儘管告訴我」;20歲那年,你讀大學,每次打電話來總是抱怨食堂的飯菜如何糟糕。
如今,你每天回家來蹭飯,還時常帶女友回來居住,我一邊工作,一邊還要為你們的一日三餐奔波勞累。這番忙碌,讓我連一絲微笑也無法擠出。
我終於承認,25年來,我對你無節制的寵愛,是一個多麼大的錯誤。
親愛的孩子,我不得不殘忍地告訴你,今天之前,你的生活與我息息相關,而你今後的道路,我將不再過問。
也請你,像那些自立自強的人一樣,從父母的身邊搬走,用自己的薪水租房去住。我會給你鼓勵和勇氣,可是我不會再給你金錢上的幫助。
孩子,媽媽很抱歉,不該這樣愛你。而你,也應該對你的所作所為感到愧疚。那麼,就讓我們彼此原諒,重新開始吧。
向猶太媽媽學習如何愛孩子
■朱橙麗
我相信,中國媽媽愛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是數一數二的。從孩子上幼稚園、上小學、上中學、上大學,到找工作、結婚、生孩子,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操心—即使為孩子把心操碎了,她們也毫無怨言。
莎拉原來也是這樣。她是出生在上海的猶太人後裔,育有兩子一女。後來,莎拉離婚了,帶著3個孩子移居以色列。初到以色列時,莎拉靠賣春捲來維持全家的生活。
那時的莎拉還是習慣地按照中國式媽媽的思路來想問題:再苦也不能苦孩子。於是,她每天送孩子們去讀書,然後自己做春捲、賣春捲。當孩子們回家後,她又一個人忙著做飯,孩子們則圍在暖洋洋的火爐旁等著媽媽把飯菜端上桌…她對孩子唯一的要求是:只要能考上大學就行。
這樣的情形維持了一段時間,終於有一位鄰居大嬸看不慣了。有一天,她過來對莎拉的大兒子說:「你已經是大孩子了,應該學會幫助你的母親,而不是看著你母親忙碌,自己就像廢物一樣。」然後這位大嬸又不滿地對莎拉喊道:「別以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親,自己想怎麼溺愛就怎麼溺愛。你這樣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後來莎拉發現,在以色列家庭裡,孩子無一例外都要參與家務勞動,而且越是富裕家庭的孩子越是被父母推出家門體驗艱苦生活。於是,莎拉誠懇地接受了這位鄰居大嬸的意見。
為了培養孩子的生存技能,她以有償的方式讓孩子們幫忙賣春捲,賣掉一個春捲可以提成20%,而孩子們正是在賣春捲的過程中學會了和陌生人打交道。莎拉還畫了一張值日表,掛在家裡的牆上,值日表上規定了誰哪天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經過「家庭會議」,大家一致決定設立「值班家長」,並且規定了「值班家長」的任務。莎拉的大兒子擔任「值班家長」的第一天,一大早就拖好了地板,並就近買來了麵包當早餐,還宣布當天的晚餐是炒白菜和一個煲湯。因為3個孩子輪流值日,所以每周日的早晨,莎拉都可以睡個懶覺,而當天負責值日的孩子會到冰箱裡取出酸奶、麵包,再煎個雞蛋,然後把早餐擺好。
寵愛孩子人人都會,甚至連母雞也會,可是,學會這樣「狠心」地去愛孩子,就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了。如今,莎拉的兩個兒子都成了成功的鑽石經銷商。
莎拉在她寫的一本書裡這樣總結猶太媽媽教育孩子的秘訣:「心軟是害,狠心是愛。誰溺愛孩子,誰總有一天會為孩子包紮傷口。」
■余縣華
不久前有一條不起眼的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吉林一位家境貧寒的母親在得知自己患骨癌後,竟忍著巨大的傷痛,為年僅9歲的兒子織完了他25歲前所需的所有毛褲。
看完這條消息,我最直接的感受,不是感動,而是悲憤。
該報導為了突出母愛的偉大,列舉了許多細節,比如,「由於左腿曾做過手術,張宇的媽媽每天只能坐在床上編織,因為身體虛弱,每織5分鐘,就得躺下來休息20分鐘」。當家人勸她別織時,她說:「我一旦走了,小兒子只有9歲,沒有人照顧,一定要趁著自己還有口氣,為小兒子多織些毛褲留著以後用。」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中國式母親的形象—想盡辦法為孩子創造最好的生活條件,不顧一切、毫無保留地愛著自己的孩子,哪怕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但是,過度的關愛,尤其是像這位母親那樣對孩子的愛,其實是可怕的,是百害而無一利的!看似愛孩子,其實是以母愛的名義剝奪了孩子獨立性的塑造與養成。
就拿上面那位患骨癌的媽媽來說,像很多中國母親一樣,她認為孩子尚小,自己能為他多做一點是一點,哪怕只剩下一口氣。但是,這位可敬的母親,你能為你9歲的兒子織完他25歲前的所有毛褲,但你能為他織完一輩子的毛褲嗎?除了毛褲,還有毛衣、外套呢?還有,他以後上學怎麼辦?娶媳婦怎麼辦?而且,我在想,當她的兒子穿著母親用生命為他編織的毛褲時,他一定有種深深的負罪感!在這個孩子的心裡,永遠都會有個沉重的陰影!
所以我認為,如此「中國式母愛」該休矣!每一位母親,真的都應當沉下心來想一想:我到底要幫孩子幫到什麼時候?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