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網路交友,該管嗎?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03-30 ‧
顯示 1,715 次
‧
轉寄 8 次
‧
短評 0 篇
‧
2006年初,美國康乃狄克州警探戴納荷(FrankDannahey),化名「麥特」潛入甚受全美青少年歡迎的MySpace.com網站臥底,想親自體驗網路的安全功能。
他發現,在網站裡很容易取得許多青少年的私人資料,包括住址、真實姓名、學校生日、手機電話和家裡電話等。有一次,一名少女使用即時訊息,透露正打算和朋友走路到某地。麥特替這位少女捏了一把冷汗,假設有人心懷不軌,很容易就能跟蹤或攔截她們。
戴納荷警探從實際體驗得到一個結論:青少年面臨最危險的網路現象之一,就是「和陌生的網友會面」。
這 個擔憂絕不是空穴來風。美國警方曾逮捕康乃狄克州一名男子,連續使用網路性侵10名女子得逞。台灣也曾破獲多起利用網路交友詐騙的例子,青少年在網路上認 識不知名人士,聲稱可以提供賺錢打工的機會,劫財又騙色。還有幾個知名的交友網站、部落格與聊天室,暗藏援助交際的資訊。一名吳姓學生遇到網友在他的部落 格留下MSN帳號,結果發現是詐騙集團故意引誘他上鉤的技倆。
青少年競逐「搭上線」
儘管媒體不斷報導網路上充斥各種潛藏的危險,卻不斷有青少年追逐、沈迷於網路世界,讓家長與社會擔憂不已。
「它徹底撼搖青少年的心,強佔他們的時間,也能帶領他們遠離家庭,」撰寫《網路裡的小孩-保護孩子遠離網路誘惑》的美國教育專家凱爾西(CandiceM.Kelsey)深入剖析。
同時擔任加州一所私立中學創辦人與美國教育部評鑑委員的凱爾西女士指出,許多原本沒有網路經驗的青少年,是在進入中學以後開始「搭上線」,為了上網廢寢忘食,剝奪睡眠,無心於課業與各種聚會活動。
一名憂心的母親抱怨,念中學的兒子整天黏在電腦前面,想帶他出門卻遭到拒絕「我和朋友約好了」。父母返家後發現,兒子竟然坐在家裡花了好幾個小時和網友MSN。
台北市家長協會每年暑假舉辦「家長媒體素養工作坊」,幾乎每位與會家長都遭遇「家中小孩長時間看電視與沈迷網路」的苦惱,青少年為了上網甚至可以不吃不喝,犧牲睡眠。
網路成癮的原因很複雜,根據調查,「網路交友」居首位,其次為「玩電腦遊戲」、「蒐集資訊」、「網路購物」等,也有青少年目的是為了「觀看色情網站」。
《康健雜誌》最新調查,有四分之一的高中職生「結交10位以上的網友」,52%受訪者承認「瞞著父母結交網友」,超過35%受訪青少年「一星期之內上網超過三天以上」。
交淺言深,揭露心事
網路提供的及時性,又是24小時全天候「待命」,青少年在虛擬的空間裡可以無所不談,隨時隨地有人傾聽、給予回應,自我掌控度高,完全不受限制,又可匿名,覺得非常興奮。
此 外,網路提供「心理治療」的錯覺。青少年藉著網路聊天室壯膽,自我揭露心聲,得到的回應通常也很熱烈,對方還可以就事論事,而非就人論事,更不會主動替你 貼標籤,很容易讓青少年產生共鳴「知我者莫如××也!」「過去是親近的朋友才講知心話,現在則是在網路上大膽和陌生人講知心話,可說是『交淺言深』,」東 海大學社工系副教授黃聖桂貼切形容。
專家指出,許多青少年因為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成就感和認同,內心寂寞,覺得不被了解,只好轉向網 路發洩;也有人認為,父母給孩子的壓力過大,或者本身學業成績差,覺得上課無趣、無聊,於是把注意力轉向網路;還有些忙碌的父母,一不注意很容易就把孩子 推向電視或電腦,等到發現孩子已迷失在網路世界,才恍悟鑄下錯誤。
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主任吳佑佑認為,上述因素都有可能,青少年即使不上網,也可能把時間花在看電視、逛網咖、或者四處閒逛瞎混。
成癮代表「求救訊號」
高雄少年法院心理輔導員蘇益志為文指出,「網路成癮是一個警訊,也是孩子發出的求救訊號」。
至於怎樣區分是可接受的範圍,還是病態成癮,請見表「如何判別網路成癮」。
萬一孩子已經成癮,該怎麼辦?教育專家凱爾西女士提醒,父母必須採取正確的溝通方法,不要驚慌失措,也不要拉高音調、大呼小叫,要保持冷靜,態度誠懇並且開放地和孩子對談,「愈責怪孩子,他就愈唱反調。」
蘇益志建議父母,應先去了解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遭遇的困難挫折,並設法引導,找出解決方案。
台 北市家長協會常務理事常玉慧接觸過一個實例,她注意到兒子的一名國中同學看起來氣色很差,面黃肌瘦,眼圈發黑,便好心提醒對方家長「要注意孩子的行為」。 結果家長發現孩子經常半夜爬起來偷看色情網站,已長達1∼2年。勃然大怒的父親當場把電腦給砸了,孩子則負氣離家出走,流連在外面的網咖。
臨床診斷經驗豐富的吳佑佑醫師感嘆,很多家長常常把孩子逼到不願和大人溝通,氣氛弄得很僵,她建議「先去把關係弄好,」在青少年對父母敞開大門之前,父母先要取得孩子的信任,「愛情或許難以挽回,但親情沒有挽回不了,」吳佑佑語重心長。
網路也有正面價值
但吳佑佑並不贊同社會一面倒,對青少年網交幾乎都是負面評價,「交網友未必一定是壞事。」譬如,一些同好社群利用網路集結交換資訊、策劃活動;常玉慧念大學的女兒利用網路組織了一個「動漫社團」,並擔任團長,成員有大學生、高中老師、高中生等,並經常舉辦變裝模仿聚會。
對於交友受到限制的特殊族群,譬如同志或身體某方面有障礙,網路是一個比較容易交到朋友的管道。吳佑佑醫師接觸過一名聽障青少年,因為無法像一般人用口語表達,社交活動受到限制,透過網路打開原本封閉的世界。
看待網路問題不是只有對、錯兩面,東海大學副教授黃聖桂中肯建議,社會與家長應該去認識、了解青少年使用的工具和語言,以及產生什麼樣的交友文化,「網路也能發揮正面價值,」黃聖桂指出。
前不久,有一名住在加州聖荷西的女子進入影星戴咪摩爾使用化名的網誌,對網友宣稱「正準備拿一把又大又利的刀自殺」,戴咪摩爾立即用化名回應:「希望妳在開玩笑」,隨即與多位網友不約而同向警方報案,找到這名尋短女子,送醫治療,救回一命。
嚴防「潛水族」上網釣蝦
網路的確隱藏諸多「潛水族」,專門上網「釣蝦」,防不勝防,家長必須教導孩子做好自我保護。綜合各方專家建議,可採取下列防範與應變之道:
1.召開家庭會議,共同制訂家庭使用電腦公約。譬如,每天可使用電腦的時段與時數,一旦違規,將遭到禁用。
2.把電腦搬出孩子臥室,放在公共區域,父母可以隨時監督孩子上網情況。
3.不隨便與陌生人網交,更不要在網路上洩露個人資料或家庭背景,以免遭到歹徒覬覦。
4.如果有網友邀約外出,立刻告訴父母,絕不可擅自行動。
5.安排從事其他替代活動,譬如球類、閱讀、電影等,孩子如果有其他的興趣嗜好,就不會整天只想上網。
6.萬一父母無暇監控,可向中華電信申請安裝軟體,譬如「時間管理」可自動切斷網路連線,「網站管理」可過濾色情網站等。
7.關於孩子的網路交友行為,父母可以提供意見,但要避免批評,更不要貿然下論斷「我就知道那個傢伙看起來不是好東西」;一般而言,互動氣氛良好的家庭,孩子出錯的機率相對較低。
8.做一個跟得上時代腳步的父母,譬如至少懂一些電腦常識,可用電子郵件或者手機簡訊和孩子溝通,以免被孩子認為「很遜」。有時,這種溝通方式甚至比口語溝通更有效。
如何判別網路成癮?
根據專門研究網路成癮的國際知名行為學專家楊恩(KimberlyYoung)提出的8個偵測指標,只要符合其中的5項,就已經明顯成癮:
□不上網的時候一直想著網路上的情形。
□覺得非上網不可,才能得到滿足。
□每次上網的時間,總是比預期來得更長。
□自己雖然想要控制上網時間,卻老是失敗。
□當被阻止、限制上網時,會出現暴躁不安、悶悶不樂。
□上網的重要性凌駕於所有活動之上,影響上班、上學、社交、休閒。
□隱瞞、欺騙家人自己上網的時間。
□利用網路當作逃避問題、消除無助、低潮情緒的手段。
也有專家提出更簡單的辨識標準:平均一天使用網路超過5小時以上、或每週超過40小時,就已達到成癮。
青少年若只是單純上癮,戒斷比較容易;但萬一是合併式成癮,譬如伴隨憂鬱症或焦慮症,情況就比較複雜棘手。國內各大醫院精神科與兒童身心科,目前大都針對青少年網路成癮開設門診,可提供專業醫療協助。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