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還在診間跟陌生人分享隱私嗎?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05-25 ‧
顯示 3,421 次
‧
轉寄 26 次
‧
短評 0 篇
‧
看婦產科妳會選女醫師嗎?
看診時,有其他病人一起聆聽妳的病情嗎?「以病人為中心」現在已被各醫院奉為圭臬,但實際情況如何?佔半數人口的婦女的就醫經驗應該是重點。特別是婦產科,更需要為女性病患設身處地著想,提供一個具隱私的空間,友善的醫療服務。
為此,《康健雜誌》對全省1080位有婦產科看診或做子宮頸抹片經驗的婦女做電話調查。從婦女對於看婦產科的心態、看診環境、對醫師的滿意度等面向,希望了解婦女的就醫處境。
結果發現:
•有半數的女性看婦產科時傾向找女醫師看診,未婚女性想找女醫師的比例更超過七成。
•超過二成的女性被迫在診間和其他病人分享自己的病情隱私。
•四成女性做內診的地方是用布簾隔間。
•近六成的女性暴露著身體,等待醫師來做內診,包括等了一會兒或等很久。
•近九成女性滿意最近一次看婦產科或做抹片經驗。
看婦產科,74%未婚女性 傾向找女醫生
網路上常有人急問:「哪裡有不錯的婦產科女醫師?」還有熱心網友特別整理台灣各地有女醫師的婦產科醫院診所名單。女性真的比較喜歡找女婦產科醫師嗎?
新莊樂得兒婦產科護理主任黃資裡表示,由於涉及身體隱私,如果是婦科問題,年輕、未婚病人的確會偏好找女醫師診治;產科因為是看肚子而不是隱私處,孕婦不會特別選女醫師。
這次調查當我們問受訪者:「看婦產科或做抹片檢查時,如果可以的話,妳會不會傾向選擇女醫師?」52%的婦女表示「會」,且未婚(74%)、年輕(79%)的女性想找女醫師的比例更高。
其次,對於檢查必須暴露身體的態度,29%的受訪女性會因為怕上內診檯而拖延做子宮頸抹片,未婚比例(40%)比已婚(29%)多;還有超過二成(23%)的婦女怕裸露胸部而拖延乳癌篩檢。
高雄市婦女新知理事、家醫科醫師李佳燕分析,年紀輕、沒有結婚的女性喜歡找女醫師看病、在意暴露身體而拖延篩檢的比例高,隱然呈顯台灣婦女仍存有「貞節牌坊」觀念。
李佳燕認為,如果女性能對自己的身體更坦然一些,醫師素質和醫病間互動品質應該是超越性別的,「我們的志工去做抹片時,也曾發現女醫師給她的關懷感受,不如男醫師來得友善。」
女性較不喜歡男醫師,部份原因在於某些男醫師常在不經意間不尊重女性。例如一位40歲婦女因為陰部不適去看婦產科,醫生檢查後說無大礙,她不放心又問一次:「沒有長東西嗎?」這位醫生竟回說:「放心啦,妳先生也沒有我看得這麼仔細了!」聽起來不啻羞辱。
超過二成的女性被迫要和別的病人分享隱私
婦產科主要照顧女性的生殖器官,是最應該注重、保護病人隱私的科別。但調查發現,竟有21%的婦女在接受醫生問診時,旁邊還有其他病人。
一位醫學中心婦產科醫師表示,一個診3小時需診治四、五十個病人,若要準時結束,平均每個病人分配約4分鐘,這中間包括問病情、內診、開處方,為節省時間只 好「三代同堂」:前一個病人去內診檯準備時,下一個先問診,再下一個病人提前進來坐在門邊等,是一個以「提高看診效率」的設計。
「真的嗎?」婦產科醫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部主任蔡鴻德不敢相信現在還有「三代同堂」的看診方式。認為可採限制掛號、加開診次或特別門診等做法疏散病人數量,而不是用同時擠好幾個病人進診間趕進度的做法。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所長成令方對於有兩成婦女在向醫師訴說隱疾時,還有其他病人在場,表示驚訝,「根本應該是零!」呼籲婦女拒絕到這樣的婦產科看病。
諷刺的是,台灣婦女有夠忍耐。當我們詢問那些看診時還有其他病人在場的受訪者的感覺,高達六成(61%)回答「沒什麼特別感覺」,僅29%有點不舒服、7%感覺很不舒服。
但是,當進一步問道:「如果為了尊重個人隱私,必須一次一個病患進入診間,你願不願意在外面等?」超過九成(93%)的婦女願意延長候診時間。願意等多久 呢?62%願意多等15∼30分鐘,7%願意多等1小時以內,甚至有23%回答「多久都沒問題」,顯示婦女們甘心用時間換取多一點隱私。
其實,婦女根本不必委曲求全,根本就有理由大聲捍衛自己的隱私。
衛生署在2009年9月公告「門診醫療隱私維護規範」明訂「病人就診時,應確實隔離其他不相關人員在場」,並將此項規定納入醫院評鑑項目。「但反過來說,醫療院所不都強調『以病人為中心』嗎?怎需要衛生署「規定」才去注重注重病人隱私?」一位醫界人士調侃。
門診醫療隱私規範中有規定,較私密部位的檢查,醫院應有個人房間較為理想,且備有被單、治療巾等,避免過度暴露,維護病人隱私。
女人去看婦產科最有壓力的,毋寧是內診了。內診是利用擴陰器(俗稱鴨嘴)執行陰道子宮頸的檢查,如果醫師能先告知婦女內診的必要性,是一種基本尊重,也可減少因害怕緊張造成的不適。但37%的婦女表示,醫師在做內診前,並沒有事先說明。
其次,當被問到:「妳看內診時是在獨立房間還是用布簾隔間?」超過四成(42%)的婦女回答是以布簾而非獨立隔間;調查也發現,在暴露下半身、等待內診的情境下,僅有37%的婦女表示醫師是馬上出現進行檢查,近六成是等了一會兒或等了很久醫師才進來。
王小姐因為陰部分泌增多去台中某家醫院婦產科就診,進去診間,隱約瞥見粉紅色布簾後面有人,醫生把視線從電腦螢幕轉向王小姐,聽完症狀要她準備內診,王小姐站起來低頭避看簾子裡出來的病人,配合護士指令褪下褲子上內診檯等待。
結果,王小姐在暴露下半身狀況下,「被晾在內診檯上、被迫聆聽前個病人切掉子宮以後的房事困擾,中間醫生還講手機,好像過了半世紀。」
雖心有要求,卻說滿意
儘管二成的婦女看診時,旁邊還有別的病人一起聽她的隱私,這些婦女超過九成寧願多等,讓病患一次一個進入診間,以時間換取隱私,但婦女的滿意度卻很高。
整體來說,近九成(88%)婦女滿意最近一次到婦產科看診或做抹片經驗。91%的婦女覺得最近一次看婦產科時,醫師的態度親切;82%覺得醫生有耐心聽她講話;74%有詳細解說病情。
台北護理學院助產所教授郭素珍認為,這反映出大多數台灣女性對醫療體系醫師權威的敬畏,不覺得自己的就醫隱私要被尊重、默默忍受現有的看病環境和服務。
另一位醫界人士則直言,許多台灣民眾常誤把醫生態度和醫德畫等號,即使有些醫師可能是「披著羊皮的狼」,態度溫和講話親切,卻在推銷高價保健食品或要病人做些自費檢查或醫療。
李佳燕醫師提醒婦女加強自己的醫療保健知識,比方從政府或大型醫院的網站、衛教單張、書籍等多方汲取知識。其次,好的醫生會多給婦女衛教,而不會只給一種解決方法。
其次,尊重女性的友善就醫環境不見得非要在硬體上砸大錢,而是用心與否。李佳燕舉例,許多女性去做乳房X光攝影時,都有換上檢查袍擔心走光、不知道檢查程序的不安。等到聽口令動作、任技術員擺放、夾緊乳房照相時痛得大叫或流淚的經驗。
但如果能在檢查室貼張海報,圖解步驟、告訴受檢婦女怎樣配合比較不痛,還有乳房被夾照相僅需忍耐幾秒就可照出清楚影像,一張簡單說明就可給婦女窩心感受。
期待婦產科就醫環境確實「以婦女為中心」
願意在空間、服務上多為婦女著想的醫療院所也愈來愈多。
例如,在《康健》2006 年全台醫學中心門診服務調查「最優」的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診察室,每次只進去一個病人,內診是獨立空間,病人上了內診檯肚子上有小隔簾,私密部位有被單 遮蔽等待醫師檢查,「做內診幾乎都是我在等病人,」蔡鴻德解釋,「病人沒有你沒關係,因為如果她不滿意,下次就不會來了。」
醫療人員的優質服務,甚至可帶給病人美好經驗,略過不完善的設備。
成令方曾經應婦女團體邀請,用病人身份去某家醫院婦產科親身體驗環境友善與否。
這家中型市立醫院婦產科一次叫一個病人進入診間。成令方表明想來諮詢更年期問題。醫師告知需做內診和超音波檢查子宮卵巢。內診檯是用長長的布簾隔間,等她躺上內診台準備好,護士請醫師進來。
每執行一個步驟,這位醫師都會說明,如「現在要放鴨嘴進去,深呼吸肚子放輕鬆,」並告訴她看到陰道、子宮頸的狀況。接著她被帶去另一個圍簾後面做超音波, 「妳的子宮小得很漂亮,」醫生接著解釋,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子宮會自然縮小,如果沒有變小甚至漲大反而可能有病變。
檢查完回到診間,她故意問醫生「需不需要用藥(調查要求)」?醫師反問:「妳沒有什麼不舒服為什麼要吃藥?」然後告訴她若擔心骨質疏鬆應去檢測骨質密度。
結束看診後,成令方給這個醫院和醫師在問卷上打很高的分數。
她認為,這醫院的內診檢查室雖不是獨立空間,但布簾夠長且護士拉得密實,簾外面沒有雜人走動,感覺很安心。醫生態度親切解說詳細,「想到自己子宮像個瘦瘦小小的絲瓜掛在肚子裡,卻被醫生形容『小得很漂亮』,聽到這麼正面的話,感覺很愉快,」成令方朗聲笑道。
「適合婦女的醫療環境一定適合每一個人,」是女人、也是醫生的李佳燕強調友善婦女就醫環境的重要性。
調查說明:「婦產科看診經驗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系統加尾數2碼隨機抽樣,用電話調查成功訪問1,080位台灣地區、16歲以上、3年內曾看 過婦產科或做過抹片檢查的女性,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3.0百分點。執行時間為4月9∼14日。調查執行:黃靖萱、白瑋華、李瑟、張曉卉
神祕客催生婦女友善就醫環境
•親子廁所不是上鎖,就是變成儲藏室。
•做乳房檢查沒有檢查袍可換,直接要我把連身洋裝脫到腰部。
•做子宮頸抹片只能脫掉牛仔褲光著下半身,哪有什麼特別設計的檢查裙!
•診療室裡,後面待診的病人和醫生一起聽我的經痛情況……。
•看更年期門診,醫生說:「不吃藥就不要來。」
這些發現是高雄市婦女新知協會招募志工扮演的「神祕客」,到各個醫院得到第一手情報。
要當神祕客可不簡單,必須上一整天的訪訓課程,接受性別主流化(兩性平等)概念,知道病人隱私權益,去醫院時檢查重點(如親子廁所),還得反其道而行,比方 穿洋裝去看乳房外科、穿長褲去看婦產科,並各被指定去看更年期、經痛、減重門診,或做子宮頸抹片、乳房檢查,檢查軟硬體是否落實女性友善醫療環境。「回來 後,有的訪員很生氣說檢查乳房時洋裝直接脫到腰際,有的說被醫生『虧』到受內傷,沒有要當(病人)了,」負責訪員訓練的前婦女新知理事長李佳燕表示。
委員正式訪查得高分,志工病人給低分
1999 年,高雄市民間婦女團體向市長競選人謝長廷提出改善婦女醫療處境訴求,當選後謝市長兌現政策,爾後陳菊接任市長支持擴大辦理。婦女團體開始先做焦點團體提 出建議,接著在2003∼2008年由衛生局統籌請專家委員去做評審,最近一次則是請30位受訓過的志工當病人調查,先評市立醫院然後也推到私立醫院;總 共做了4次婦女友善醫療環境審查。
李佳燕說,負責訪查的委員都不是「大官」,而是具有婦女或性別相關實務學養的醫生、老師、婦運工作者。到醫院除了看病歷文書,還跑去看公廁、婦產科、乳房門診、產房、開刀房、X光、超音波、尿路動力學檢查室等的設備、動線等,有沒有注意婦女隱私。
委員還找來醫護人員問「如果有婦女被家暴怎麼處理」、「人工流產流程」、「怎樣建議孕婦餵母乳」,以及有無經營婦女健康的病友團體或衛教活動等。有的醫院在委員訪查獲得高分的,志工實際去看病卻打低分,顯示某些醫院只做表面功夫,婦女團體將結果呈給衛生局督促醫院改進。
如今在高雄市的醫院診所、區公所、捷運站,四處可見「婦女就醫注意事項」的單張供民眾索取,告訴女性要「選擇尊重我醫療自主權的院所」、「能提供保障隱私與安全的診療空間與程序」。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