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十分開始做,總比一開始都不做來得好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06-02 ‧
顯示 1,495 次
‧
轉寄 26 次
‧
短評 0 篇
‧
有些人以為我跟許多企業家密切來往,但事實上,我們都是建立在採訪的基礎上,並不是同一個社交圈。新聞媒體必須與採訪對象保持一定的距離,媒體可以貼近企業來觀察、紀錄,但是,媒體並不是他們圈子的一部分。
財經媒體扮演的是大眾與企業之間的溝通橋樑,思考企業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我認為《天下》是企業的諍友,不會一直吹捧企業,但也不會只是批判企業。企業有值得學習的經營管理精神與做法,也有其社會責任。
過去觀念認為企業只須努力創造「股東利益最大化」就好了。但《天下》長期以來倡導企業不能只是賺錢,因為企業有人、有錢、有能力、有組織,它可以為社會發揮更大的貢獻。
《天下》是媒體,但也是企業組織,總不能老是推促其它企業去做公益,自己卻沒以身作則。我們應該以行動實踐,來推動一些小小的事情吧,這個念頭一直盤倨在腦海中,所以才會有之後結合企業一同認養「松江詩園」這件事。
五月天樂團在此首演
「五月天」的主唱阿信,有一次主動提及「松江詩園」。他跟我們說,原本大學時代掙扎要專心唸書還是組樂團時,他們樂團第一次的公開表演就是在「松江詩園」。萬萬沒想到因為那次表演,獲得現場民眾的熱情反應,堅定了他們朝向音樂界邁進的勇氣,才有今天的「五月天」樂團。
除了用文字報導來倡導讓社會追求更好的價值觀外,這種「社會運動」模式的公益活動,號召其他人一起動手做,也慢慢地成為《天下》的特色。
我們後來在每一個特別的日子,都會去做一件超難度的事情、超難度的活動。
比如說,一九八八年我們做了「一同走過從前」紀錄片,說出半世紀來台灣政經社會變遷的故事,還發行英文版,成為有影響力的經典紀錄片。
一九九一年,《天下》十週年時推出「發現台灣」特刊,從歷史出發,縱橫時空三百年,喚醒台灣共同記憶,還同時舉辦巡迴攝影展。
一九九六年,《天下》十五週年時,做了「環境台灣」特刊,還有「看河」紀錄片,並發起全國性「清淨家園」的掃街行動,總共有二十萬人參與,還持續多年。
二○○一年,《天下》二十週年,則是發起三一九鄉鄉鎮旅遊風潮,要認識腳下的土地。現在總共發行六百 多萬冊的鄉鎮護照,也有超過兩千人走完三百一十九個鄉鎮,讓民眾帶著蓋章,全台趴趴走。後來,還到偏鄉認養了二百所小學,共同推廣「希望閱讀」。這些活動 能順利推行,正是因為得到了企業和聯盟夥伴的支持。
以核心價值為前提
我認為,即使沒有做過,也可以盤算達成的機率有多少,不是每件「沒做過的事情」都不可能完成。
當然,我也會評估最壞的打算。也許,同事們力求完美,每一件事情都希望達到一百分,認為無法達成一百分就乾脆不做。但我覺得,就從五十分、六十分開始吧,一路往上努力,最後可以達到八十五分、九十分,總比一開始都不做來得好。
而且,只要不傷害我們的核心價值為前提,比如說騙人、收紅包來寫一些新聞,幫新聞對象抬轎,不做這類動搖誠信價值的事情,其它額外的事情若做得好當然很好,但若分數沒那麼高,也不要緊,對我們影響不大。
事實上,《天下》很多的堅持,其實象徵了讀者的期待。
我們在報導中一直倡導社會必須重視環境、環保,後來有讀者告訴我們:「《天下》不是堅持環保,寄送雜誌怎麼可以使用塑膠紙製的封套呢?」後來製管副總陳銘松找到透明可分解的塑膠袋,《天下》全面改用環保塑膠袋。
這雖然會增加雜誌包裝成本,但我覺得必須盡量做到,因為不只是讀者的期待,也和我們宣揚的環保理念相契和。現在在出版媒體界我們也領先獲得歐盟的環保用紙標章,及碳足跡認證; 在節能減碳方面,希望也能盡點力。
這也是《天下》不一樣的地方。我們相信走正道是可以走得通的,經常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也就是說有點不信邪,也可以說我們太過天真,但我覺得這樣的堅持是必要的,即使最後失敗了,但是不後悔。
所以我們常在做一些外人看起來荒謬的傻事,在賺錢與社會貢獻兩條路之間,我們通常會選擇做對社會有點貢獻的事。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