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 baby 聰明 別把手綁住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06-04 ‧
顯示 1,480 次
‧
轉寄 25 次
‧
短評 0 篇
‧
是否曾想過,為什麼當你的右(左)手學會握筆以後,另一手好像也不學而會了?這種能力被稱為「兩手間轉換」(intermanual transfer),是由胼胝體(corpus callosum或稱為colossal commissure,在腦中負責信息交換的結構)負責的。胼胝體是大腦中最大的白質帶[1],約有2到2.5億個白質纖維,負責大腦兩半球之間的通信。過去的研究發現,「兩手間轉換」的功能,主要是經由胼胝體後半部來負責;當我們以一手抓握一個另一手曾經抓握的物體時,大腦一方面會記憶這個物體的資訊,並將其儲存於記憶中,與先前另一隻手抓握它的記憶作比較。
可能是由於胼胝體的功能較為複雜,所以它是胎兒腦部最後發育的結構。但是究竟它是在哪個階段開始有功能呢?
在2010年,Gentaz博士的研究團隊,針對早產兒的研究發現,妊娠33週出生的早產兒,已經具備有「兩手間轉換」的能力[2];顯示在這個階段的胼胝體,即使尚未完全成熟,功能也已經相當完備了。
Gentaz博士以一個非常簡單的實驗來測試胼胝體的功能。他們先將一個物體放在小貝比的右(左)手中一段時間,然後再將這個物體放在小貝比的另一隻手裡,並計算小貝比抓握的時間。他們發現:當小貝比抓握的物體是先前另一隻手已經抓握過的,他們會花較少的時間去抓握這個物體;但如果這個物體是先前沒有抓握過的,則小貝比會花較多的時間去抓握它。
由於這樣的抓握可以提供胼胝體刺激,並促進其發育;如果把小貝比的手用連指手套(mittens)或以其他的方式包起來,由於這樣會阻礙小貝比用手去探測世界(同時也阻礙了胼胝體的發育),因此Gentaz博士也特別強調,絕對不要把小貝比的手包起來。
筆者想到,華人常常會怕小貝比的小手揮來揮去的把自己的臉抓傷(毀容?),於是把小貝比的手包在連指手套或是小被被裡,對照這篇研究的結果,可能是得不償失;其實嬰兒的再生能力不錯,而且現在也買得到小貝比專用的指甲剪,如果只是為了怕小貝比抓傷臉,卻讓他的胼胝體接受不到足夠的刺激,那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