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點子總出現在蹲完馬桶後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06-24 ‧
顯示 1,475 次
‧
轉寄 27 次
‧
短評 0 篇
‧
你總在沖澡、蹲馬桶、洗碗、騎車的時候想到好點子嗎?歷史上不乏靈光乍現的例子,從阿基米德、牛頓到愛因斯坦,都曾在思考別的事情時,卻想到另一個問題的好點子,不過心理學家一直不清楚這現象背後的原因。現在一項研究發現,單單只是休息不會帶來靈感,靈感反倒出現在我們從事能容許恍神的活動時。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ta Barbara)的心理學家班傑明貝爾德(Benjamin Baird)和強納森修勒(Jonathan Schooler)所主持的研究團隊,找來145位大學生作為受測者,要在兩分鐘內完成兩個「不尋常用途任務」,例如列出生活周遭常見的物品–像是牙籤、衣架、磚塊等的不尋常使用方式,愈多愈好。
結束後,接下來的十二分鐘內,受測者被分成四組,第一組休息,第二組必須進行耗費腦力的活動,第三組則是從事較不費心力,可以恍神(mind-wandering)的活動,最後一組沒有休息。所有的受測者接著繼續列下生活用品的不尋常用途,這次則要完成4個任務,但其中兩個跟先前重複。
在第二次的測驗中,那些曾從事能恍神的活動的受測者,在先前已經進行過的兩個任務上,平均比第一次嘗試時改善了41%,也就是多回答了41%的不尋常用途;相反地,另外三組的受測者在第二次測驗中則沒有進步。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
不過從事能恍神活動的受測者,在第二次測驗時遇到的另外兩個新任務的表現,並沒有比其他受測者更好,貝爾德提到:「這意味著『恍神』只有當問題已經被心智咀嚼過後才有幫助,並不能普遍性地增加解決創意解題能力。」除了證實單單只有「休息」並不能幫助創意思考外,貝爾德的研究也解釋心理學上的大謎題之一:「為什麼我們的注意力會飄走(zone out)?」
從演化的角度來看,恍神會帶來不良後果,降低人的生理表現,也曾被視為不正常的現象。然而這項研究則發現進入恍神狀態時,卻有助於解決複雜的問題,或許恍神曾經幫助人類以創意解法應付生存攸關的問題。費城Drexel大學的心理學家John Kounios認為:「恍神如此普遍且常見,很有可能是因為此機制被演化所選擇,但我們在下結論之前,還得查清楚這是否由基因決定」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