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好情緒的生活技巧
‧本文由 活得精彩 分享 ‧
2012-07-16 ‧
顯示 1,630 次
‧
轉寄 31 次
‧
短評 0 篇
‧
當你情緒不佳,是否願意來一場新生活運動呢?改變一個習慣很難,我們通常會先找一千個不想改變的理由,甚至明知故犯、自暴自棄。但是,請好好想一想,目前的生活方式真的是在「善待」自己嗎?還是在和自己的身體、腦袋作對?當我們不善待腦袋,它也會默默發出抗議,開始讓我們「不好過」,例如變得不快樂、容易發怒、失眠、暴食..原來美好的世界慢慢變調了。轉個念,從現在開始好好善待自己的身體,和它好好溝通。以下十個生活小技巧,看似老生常談,但如果每樣都能做到,絕對能產生正面能量來扭轉負面情緒。
1)每天要吃早餐
吃早餐對某些人而言,簡直像不可能的任務,而且也多半是在外面買,然而,不對的早餐是無法啟動一天的好情緒的。許多研究顯示,長期不吃早餐的人比較容易變胖、容易疲憊、脾氣也容易暴躁;小朋友不吃早餐注意力會下降。
以我本身為例,起床之後也是十分忙碌,不可能天天進廚房做一頓豐盛的早餐,考慮到兼顧「快速完成」與「均衡營養」,全穀無糖的穀類早餐脆片成了我的好朋友,搭配無糖豆漿或是低脂奶,再加入含果乾的綜合堅果更添美味;旁邊再準備一盤綜合水果盤。這樣的早餐不用開火,快速又均衡。每個人必須有一套自己調配均衡早餐的好方法,告訴自己:我在備足一天的戰鬥力,戰勝疲勞。本書會教大家如何搭配均衡早餐,吃對早餐絕對是一天擁有好情緒的第一步。
2)少量多餐
雖然說一天三餐定時定量是好習慣,但是也不需要對這個原則過於堅持,下午肚子餓了就去吃一些健康的零食吧!或許有人會對這種「一直吃」的飲食型態有些懷疑,以我個人為例來加以說明:我每天吃五餐,早上六點吃早餐,十點肚子餓了,會吃一些點心,中午十二點多是午餐時間,下午三點若肚子餓又可以吃一些下午茶,到了晚上六、七點則是晚餐時間。但我非常堅持,晚餐之後就不再吃東西。
怎麼感覺好像我一直在吃?重點就在我每餐沒有「吃到飽」,感覺七至八分飽,就跟自己說飽了,吃夠了,剩下的二至三分留給點心吧。少量多餐能讓我們的身體一直維持在代謝狀況,因為當食物進入體內,身體的代謝速率是會被提高的。除此之外,我們在吃東西時,基本上腦部是感到滿足的,心情也會愉悅。
要注意的是,不能選太油、太鹹、太甜的食物當正餐或點心,「熱量密度低」的食物是點心的最好選擇。所謂熱量密度低的食物,就是體積大且熱量少的食物,例如蔬菜湯便是當中的典型。點心若選的是蛋糕、餅乾、巧克力,只會使我們的血糖起伏加劇,增加情緒的起伏,這樣就完全失去少量多餐的意義了。
此外,「營養密度高」的零食也是非常好的選擇,例如堅果。堅果含有很多調整我們情緒所需的礦物質,也能提供合成腦部神經傳導物質所需的蛋白質,而其所含的油脂也多是「好油」。但是要小心,吃堅果很容易過量,造成熱量過高,要注意控制一天不要過三十公克,而控制的祕訣就是「慢慢吃」。
3)每餐慢慢吃
生活步調太急躁是現代人的通病,狼吞虎嚥地吃下眼前的食物,但是身體沒時間反應,大腦還沒有感應到我們吃下了什麼,也還沒感覺到飽的時候,一堆東西已經都下肚了。吃東西一定要細嚼慢嚥,讓口腔中的消化液充分與食物混合,當進食的時間拉長,體內的胰島素也不需要急著大量分泌,來處理突然吃進來的大量醣類,尤其是大量的甜食,更需要分泌很多的胰島素。
愈來愈多研究發現,體內血糖濃度愈平穩、胰島素分泌不要波動太大,愈能穩定情緒。每餐放慢吃飯速度,是擁有好情緒的一個重要步驟,也是輕易就能做到的步驟。
4)每餐先吃蔬菜
如前面所說,血糖穩定是情緒穩定的重要關鍵,每餐先吃蔬菜是讓血糖穩定的祕訣。蔬菜中豐富的纖維在腸道中,有如形成一道天然的柵欄,可以擋住食物中的糖分不要馬上被吸收,讓血糖能「緩緩上升」。蔬菜所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更是形成腦部神經傳導物質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此外,蔬菜中還富含具抗氧化力的植化素,是保護我們腦細胞完整的重要成分。腦細胞完整才能好好統領身體、控制情緒。
我知道這一點對於不愛吃蔬菜的人很不容易做到,但是只是換個進食順序,不但有機會改善情緒,對體重控制也非常有幫助,實在一舉多得。
5)少吃甜食
前面提到的「慢食」及「先吃蔬菜」都是次要的穩定血糖技巧,如果我們可以「戒甜」,便可在源頭就把即將大量注入血液中的糖分擋起來。雖然腦部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是葡萄糖,但是我們真正所需要的葡萄糖不是來自甜食,而是複雜性的碳水化合物,如糙米飯、番薯、南瓜、無糖全穀脆片等,經較長的轉化過程變成葡萄糖,讓身體慢慢消化吸收,血糖緩慢上升。
常吃太精緻的甜食也會加速慢性發炎反應,而發炎反應會讓腦部退化;一旦腦部退化,當然無法好好控制我們的行為及情緒。精緻甜食具有極大的誘惑力,要完全拒絕是不可能的,但不妨試著節制,只在節日的時候應景吃一些,喝含糖飲料時慢慢減低甜度。試著戒甜,減少甜蜜的負擔後,將會發現不但體重變輕,心情也跟著輕鬆起來。
6)慎選喝咖啡時間
咖啡是一個爭議性很大的飲料,有的研究說喝咖啡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有的則持反對意見。以調整情緒而言,喝咖啡的時間點很重要。不要在餐後馬上喝,容易阻礙礦物質的吸收,而它們是合成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重要營養素。
另外,也不要沒精神的時候就習慣來一杯,因為咖啡會增加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的分泌,而壓力荷爾蒙是腦細胞的殺手。最佳喝咖啡的時間是在早餐後一小時,因為不會阻礙太多礦物質的吸收,而早上皮質醇的分泌還頗為旺盛,不會因喝咖啡而增加太多。到了下午或晚上,皮質醇在體內的分泌已成「風平浪靜」的狀態,若持續不斷地喝咖啡,就像是「吹皺一池春水」,又讓皮質醇這種壓力荷爾蒙不正常分泌了。
7)少吃加工食品
身體細胞需要的是真正的食物,何謂「真食物」?就是少加工,接近農作物「原態」的食物,例如,我們要吃的是糙米而不是米果,是馬鈴薯而不是洋芋片,是燉牛肉而不是牛肉乾,是水而不是含糖飲料。時代愈進步,讓人們離「真食物」愈遠,而「加工食品」步步逼近。所有加工食品的營養素含量一定不如新鮮的食材,而且添加更多的油、鹽、糖、香料、色素、防腐劑等,這些都會造成身體的負擔,而真正需要的營養素,則在加工過程受到嚴重的破壞。這種充滿人工味道的食品,騙得了我們的味蕾,卻騙不了我們的腦。新生活運動的重要一環,便是多吃新鮮食材,少吃加工食品。
8)要規律運動
我觀察自己周圍的人,十個裡有八個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一提到運動更有一千個逃避的理由。其實愈是心情不佳、情緒不穩的人,愈建議一定要建立起每天固定運動的習慣,就算快走十五分鐘都好,走出去讓自己汗流浹背後,會覺得整個人舒爽輕快起來。運動的過程會刺激腦部產生「多巴胺」和「苯乙胺」,這兩種神經傳導物質素有「戀愛荷爾蒙」的稱號,會讓人覺得快樂、幸福、有自信。其實我自己以前也沒有規律運動的習慣,總是用工作忙碌來拖延,但有一天突然發現爬樓梯怎麼開始喘了,終於下定決心要運動。最近這幾年已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感覺比以前更有自信、情緒更穩定,心情也總是快樂的,對體重控制的成效更是不在話下。現在看自己的照片,氣色比以前好太多了。
要讓自己開始運動確實很困難,但是運動的好處太多了,無論對身體或心理都是一帖良藥,加油!一旦運動成為習慣,將會發現一天不動,全身就不對勁呢。
9)多接近陽光
當窗外陰雨綿綿,完全看不到溫暖的太陽,心情有如天空般的灰暗。若窗外陽光普照,心情也會不由自主好了起來。相信大家都有這種經驗,因為陽光的確有「療傷」的效果。陽光能促進皮膚合成維生素D,而維生素D是讓我們心情好、擺脫憂鬱不可或缺的重要因子。研究顯示,憂鬱症患者血液中的維生素D濃度,普遍低於一般人。所以鼓勵大家不要沒事一直待在室內,看到陽光就應該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也讓戶外的美景洗滌不快樂的心情。
10)必要時補充維生素B群
身為營養專家當然鼓勵大家要均衡飲食,由飲食獲得的各種營養素絕對是最好的,但是不可否認現代的生活型態,要天天做到飲食均衡真的很難,尤其是外食族。
如果了解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過程,就會知道維生素B群是多麼重要,包括維生素B6、維生素B12、葉酸、菸鹼素等等,都與血清素這類「快樂荷爾蒙」的合成息息相關。因此建議不妨適量補充維生素B群,尤其當覺得心情開始憂鬱,可以試試補充一些劑量稍高的,幫助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讓情緒轉往正面的方向。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