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佛里曼學全球化
‧本文由 asd 分享 ‧
2006-12-19 ‧
顯示 2,365 次
‧
轉寄 6 次
‧
短評 5 篇
‧
Thomas L. Friedman佛里曼說,當世界變成平的,你也感受到那股剷平的力量時,請找一把鏟子向自己的內心挖掘,不要建築城牆。唯有擁抱全球化,才是成長的唯一途徑。
撰文�齊立文 liwen_chi@managertoday.com.tw 文章來源�《經理人月刊》9月號
湯瑪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常說,他這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國際事務專欄作家,「真的是全世界最令人稱羨的工作」。好在哪裡呢?簡單說,就是「世界任意行」,只要想去任何地方,隨時都可出發。不過,這個工作絕不是四處走馬看花即可,就像佛里曼自己所說,「我必須是個有定見的觀光客……對所見所聞提出個人的看法」。從他的著作和專欄看來,這點他確實做到了。
由於職場生涯的不斷改變,佛里曼必須訓練自己在一個角度上增添更多角度,才能生存。職場的第一個10年,也就是從貝魯特到耶路撒冷那段時間,佛里曼是用政治和文化的角度,來報導中東世界。調回華府後,外交和國際金融記者的經驗,為他的世界觀再添新角度。被指派為國際事務專欄作家之後,佛里曼很快就發現,要了解新世界,就不能不懂新科技。而隨著經濟日益發展,對於環境的破壞也加劇,佛里曼於是決定「在環保主義上從事自我教育」,開始在旅程中加入環保相關議題。
政治、文化、國家安全、金融市場、科技和生態學,成為佛里曼口中的「六個向度」。他認為,真正形成今日國際關係獨特特性的,正是這6種洞察力彼此的互動所致。欲了解、解釋這個世界,就必須透過多元角度,產生一個光從單一角度,絕對無法獵取到的世界景觀。這就是佛里曼所說的「情報套利」(information arbitrage),藉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的多重視野,讓他得以將龐雜的全球事務,理出有意義的頭緒來。
佛里曼曾說,「為了了解這個世界,我要做『情報套利』;為了解釋這個世界,我要『說許多故事』。」這就是佛里曼的風格。閱讀他的文字,讀者就像和他一起旅行,途中會遇見他的老婆和兩個女兒,認識他的好友,並且彷彿置身他的採訪現場。有人覺得這樣的筆調很惱人,但一般評價是,佛里曼使得複雜的觀念,更為平易近人。
利用6個向度,佛里曼勾勒出見解獨到的世界樣貌與發展,同時也使得國際政治、外交、文化衝突、金融市場、科技及環保等議題,變得可以輕鬆閱讀,變得與個人生活息息相關,不再是抽象難解的領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如果所謂的大眾通俗作家,是指把複雜議題變得讓非專業人士易於理解,則做到這點,便值得欽佩;而針對與全球化現象相關的複雜議題(包括政治、經濟和社會等範疇),最有能力做出清晰解釋的,則非佛里曼莫屬。
利用科技力量,打破地域藩籬
佛里曼觀察到,全球化不可避免且無法扭轉,而這一切都要拜科技之賜。資訊流動、市場變化及金融交易,逐漸脫離政府及金融機構的主導,落入個人手中。資本再也不被限制在國境內,只要一個按鍵,就可以移動數十億美元。通訊的即時化,也使得美國軟體公司可將產品開發,委外給印度等開發中國家,讓窮國藉由參與全球市場,得到更多機會。
然而,這一切並非意味著民族國家及其獨特的社會價值將逐漸衰退,國家還是會以不同的方式來因應全球化。不過,佛里曼認為,各國政府回應全球化的方式,將決定該國經濟的成敗;換言之,唯有擁抱全球化,才是經濟成長的唯一途徑。
至於如何利用全球化的機會,端視各國政府是否能夠成功地吸引國際投資人,即佛里曼所稱的「電子游牧民族」(Electronic Herd);而國際投資人是否願意至此游牧,則要視國家是否願意穿上「黃金約束衣」(Golden Straitjacket),即推動企業私有化、平衡預算、調降關稅、降低外資管制,以及取消對於國營事業的補助等。此外,推動健全金融市場運作機制的種種做法,包括採用國際認可的會計稽核標準、制訂嚴格的金融市場規範、明文規定股東權益、公平的破產程序,乃至於以透明的文化取代任用親信的陋習等,亦將是競逐全球市場的關鍵。
佛里曼將全球化看成是20世紀末主導的國際體系,主導的力量是自由放任的意識型態、消費者文化和金融力量。全球市場的感染力,將使得各國終將順從於相同的模式和標準。但他也觀察到,21世紀將會是「內戰」的世紀,亦即支持和反對全球化的社會力量彼此消長制衡。
在全球化體系裡,市場無遠弗屆,無論是企業或專業人士(醫生、律師、運動員或學者),只要是能夠出售最佳產品的人,就可以賺大錢,而這也產生了所謂贏家通吃的社會,造成了空前的不平等現象。
至於全球化對於國家安全政策的意涵,佛里曼則是提出了著名的「衝突預防的黃金拱門理論」。所謂的黃金拱門(Golden Arch),指的就是麥當勞(McDonald's)的M型商標。佛里曼發現,「世界上沒有兩個擁有麥當勞的國家,會彼此爭得你死我活」。
佛里曼的觀察和觀點,有時極具爭議,有時只流於表象,並未提出具體的解決方案或建議。但是,如果說記者的任務旨在激發和突顯問題,以讓學者去分析,讓官員去解決。那麼在這方面,佛里曼做得很成功。
個人勢力崛起,競逐全球市場
2005年,佛里曼出版《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一書,將他的職業生涯推向另一高峰。雖然在此之前,他早已極具影響力,但是藉由本書,他在全球更是動見觀瞻。
佛里曼在書中指出,世界已經進入全球化3.0的時代,化為一片平坦。在全球化1.0(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至1800年工業化開始),世界由大尺寸變成中尺寸,推動變革的力量是國家與政府;在全球化2.0(從1800∼2000年網路公司紛紛倒閉),推動力來自企業。在全球化3.0,世界變平(其實就是變小了),個人擁有更大的力量,全世界各角落的各色人種(佛里曼說是彩虹人種),同場競逐商機。
平坦世界指的是:科技、政治和經濟革命,正將一切阻礙剷除,背後的驅動則是10台推土機,包括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和個人電腦的普及;網景瀏覽器的推出;工作流軟體(workflow software,如PayPal和VPN等,讓分散各地的員工得以協調合作);開放原始碼軟體;委外(outsourcing);境外生產(offshoring);供應鏈;內包(insourcing;即利用UPS和FedEX外部組織,以提供內部服務);資訊搜尋(即Google革命);無線科技及行動通訊。
這10台推土機,藉由佛里曼所說的3大匯流(triple convergence),化為開創全球化3.0的驅動力。
第一匯流是將許多功能放進同一台機器的能力;第二匯流則是在美國所看到的科技大躍進,對生產力所造成的衝擊;第三匯流則是印度和中國等地的30億(窮)人,突然間發現自己得到解放,加入全球市場。簡單說,新的競逐者、新的競逐場,以及水平合作的新流程和習慣,將是形塑21世紀初期全球經濟和政治的關鍵力量。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龍捲風= 平生修得隨緣性-粗茶淡飯也知足 =
於 2006-12-19 01:52:11 說 感謝分享 | |
小祐
於 2006-12-19 10:26:59 說 恩恩,感謝分享。 | |
point
於 2006-12-19 12:58:53 說 謝謝提供 | |
蛇蛇= 謙虛~謙虛~謙虛 =
於 2006-12-24 00:08:10 說 感謝分享~ | |
andante= 應無所住_而生其心 =
於 2006-12-28 15:34:30 說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大同世界,異曲同工! 其實「全球化」大家都學過了,既沒限定跟誰學,也沒否定跟誰學。 「大」家都「學」過了,《大學》第一頁就有了! 「...國治而後天下平」完全等於「世界是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