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大腸鏡檢查,真的不痛?
‧本文由 asd 分享 ‧
2007-06-14 ‧
顯示 6,342 次
‧
轉寄 8 次
‧
短評 3 篇
‧
年齡超過75歲、過度肥胖、肺功能差、嚴重心律不整、心跳過速、腸胃沾黏或患有冠狀動脈疾病者,都不適合以門診方式做無痛胃鏡和大腸鏡檢查。
不管是因腸胃不適或健康檢查需要做胃鏡或大腸鏡檢查時,很多人第一個感覺是很恐怖;但事實上,如果操作得宜,無論是大腸鏡或胃鏡檢查,並不見得都是那麼難受。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醫師徐弘表示,全身麻醉內視鏡檢查,一般是指經由靜脈注射麻醉藥來進行內視鏡檢查,目的是希望病人或受檢者能在無痛或最小痛苦下完成最詳盡的檢查;不過目前國內健保並無此項給付,因此受檢者或病人需自行負擔麻醉費用。
內視鏡檢查分2大類
徐弘說明,所謂以腸胃道內視鏡檢查,大體上可區分為2種:就是管子從嘴巴進入或是從肛門進入。再細分則包含食道鏡、胃鏡、十二指腸鏡、膽道鏡、小腸鏡及大腸鏡等。
類別1 從嘴巴進入的
必須克服咽喉反射,這是種異物在咽喉時產生的自然反應,檢查前會以局部麻醉藥物,減少咽喉的敏感度,對時間短的檢查,如胃鏡4至6分鐘,也許受檢者還不難忍耐;但對於更久或更深的檢查,除咽喉反射,檢查時造成的脹氣,管子對腸胃的撐展,就可能讓病人覺得度秒如年,非常難受。
類別2 從肛門進入的
屬大腸鏡檢查,通常大腸鏡從肛門口伸進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闌尾至小腸開口,整個長度超過1公尺。尤其腸鏡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前進,常會壓迫、牽扯、拉緊腸壁外層,使受檢者產生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感受,有些曾接受腹部或婦產科手術的人,因腸道及腹壁沾黏而無法完整檢查。
到底要不要採用麻醉無痛法?
一般大腸鏡檢查前給予的藥物是一針buscopan肌肉注射,目的在使大腸蠕動減緩;另一針則是為了產生鎮靜作用,例如demerol肌肉注射。
許多做過大腸鏡的病人都知道,這樣的鎮靜效果,事實上遇到疼痛時,還是無法止痛的;靜脈注射麻醉就完全不同,即使內視鏡在大腸內左撐右扭,在適量充分的藥物劑量下,也只是覺得睡了一覺而已。
此外,大部分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者,均為門診病患或為了健康檢查而來;大腸內視鏡檢查通常不需住院,因此麻醉後的意識恢復也必須很快速,能夠很快把病人叫醒,使用的藥物以作用快速且短暫為宜。
講究人道的歐美國家,無痛的檢查,特別是大腸內視鏡,靜脈注射麻醉已成例行。但近1、2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又提倡:「其實沒麻醉,病人也可以不會感到過度的不舒服,對檢查的準確性也沒影響。」若能夠不用麻醉,也能不太痛苦的完成大腸內視鏡檢查,這樣的方式不也很好嗎?
若「痛」是危險的警訊,不改變大腸鏡操作手法,只是用麻醉消除這警訊,那麼麻醉無痛的做法,就可能如同歐美研究報告,造成更多的併發症。
到底接受內視鏡檢查時需不需要靜脈注射麻醉呢?首先要強調的是,不論操作者或被檢查者,都希望這檢查是最完整且詳細的,操作醫師希望受檢者能好好配合,讓操作的醫師能從容檢查;另一方面,希望受檢者好好的配合,醫師就不能讓受檢者過度不舒服,以免受檢者受不了,不能忍耐。
再從檢查的必要性來看靜脈注射麻醉,如果說一個檢查,比如說治療性內視鏡檢查,耗時可能很久,檢查約需要1小時;沒有適度的麻醉,如何能要求病人,張開著嘴巴,跟醫師好好配合。此外,病人躁動不停時,醫師也很難做出精準的檢查與治療,在這樣的情況下,麻醉就應該是必須的。
從人道立場來看,如果因檢查的程序本身會造成不舒服,為了求得更仔細、準確的檢查,在不導致重大併發症的前提下,麻醉應是可以考慮的。
無痛大腸鏡小檔案
1.檢查:由麻醉醫師評估受檢者身體狀況,在全程監控下,由腸胃科醫師進行內視鏡檢查,受檢者可在完全沒有痛苦記憶下,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
2.檢查費用:約3~5千元。
3.時間:從打麻藥到做完檢查醒來,整個過程約半小時(實際檢查時間約10分鐘)。
4.安全性: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不適,可同時作切片或是瘜肉切除,安全性高,僅少數人可能有麻藥過敏現象。
5.不適合對象:若年齡超過75歲、過度肥胖、肺功能差、緊急大出血、嚴重心律不整、心跳過速、腸胃沾黏或患有冠狀動脈疾病者,都不適合以門診方式做無痛胃鏡和大腸鏡檢查。
不管是因腸胃不適或健康檢查需要做胃鏡或大腸鏡檢查時,很多人第一個感覺是很恐怖;但事實上,如果操作得宜,無論是大腸鏡或胃鏡檢查,並不見得都是那麼難受。
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醫師徐弘表示,全身麻醉內視鏡檢查,一般是指經由靜脈注射麻醉藥來進行內視鏡檢查,目的是希望病人或受檢者能在無痛或最小痛苦下完成最詳盡的檢查;不過目前國內健保並無此項給付,因此受檢者或病人需自行負擔麻醉費用。
內視鏡檢查分2大類
徐弘說明,所謂以腸胃道內視鏡檢查,大體上可區分為2種:就是管子從嘴巴進入或是從肛門進入。再細分則包含食道鏡、胃鏡、十二指腸鏡、膽道鏡、小腸鏡及大腸鏡等。
類別1 從嘴巴進入的
必須克服咽喉反射,這是種異物在咽喉時產生的自然反應,檢查前會以局部麻醉藥物,減少咽喉的敏感度,對時間短的檢查,如胃鏡4至6分鐘,也許受檢者還不難忍耐;但對於更久或更深的檢查,除咽喉反射,檢查時造成的脹氣,管子對腸胃的撐展,就可能讓病人覺得度秒如年,非常難受。
類別2 從肛門進入的
屬大腸鏡檢查,通常大腸鏡從肛門口伸進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闌尾至小腸開口,整個長度超過1公尺。尤其腸鏡要在彎彎曲曲的腸道前進,常會壓迫、牽扯、拉緊腸壁外層,使受檢者產生想解便、腸子絞痛、腹脹等感受,有些曾接受腹部或婦產科手術的人,因腸道及腹壁沾黏而無法完整檢查。
到底要不要採用麻醉無痛法?
一般大腸鏡檢查前給予的藥物是一針buscopan肌肉注射,目的在使大腸蠕動減緩;另一針則是為了產生鎮靜作用,例如demerol肌肉注射。
許多做過大腸鏡的病人都知道,這樣的鎮靜效果,事實上遇到疼痛時,還是無法止痛的;靜脈注射麻醉就完全不同,即使內視鏡在大腸內左撐右扭,在適量充分的藥物劑量下,也只是覺得睡了一覺而已。
此外,大部分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者,均為門診病患或為了健康檢查而來;大腸內視鏡檢查通常不需住院,因此麻醉後的意識恢復也必須很快速,能夠很快把病人叫醒,使用的藥物以作用快速且短暫為宜。
講究人道的歐美國家,無痛的檢查,特別是大腸內視鏡,靜脈注射麻醉已成例行。但近1、2年來,一些專家學者又提倡:「其實沒麻醉,病人也可以不會感到過度的不舒服,對檢查的準確性也沒影響。」若能夠不用麻醉,也能不太痛苦的完成大腸內視鏡檢查,這樣的方式不也很好嗎?
若「痛」是危險的警訊,不改變大腸鏡操作手法,只是用麻醉消除這警訊,那麼麻醉無痛的做法,就可能如同歐美研究報告,造成更多的併發症。
到底接受內視鏡檢查時需不需要靜脈注射麻醉呢?首先要強調的是,不論操作者或被檢查者,都希望這檢查是最完整且詳細的,操作醫師希望受檢者能好好配合,讓操作的醫師能從容檢查;另一方面,希望受檢者好好的配合,醫師就不能讓受檢者過度不舒服,以免受檢者受不了,不能忍耐。
再從檢查的必要性來看靜脈注射麻醉,如果說一個檢查,比如說治療性內視鏡檢查,耗時可能很久,檢查約需要1小時;沒有適度的麻醉,如何能要求病人,張開著嘴巴,跟醫師好好配合。此外,病人躁動不停時,醫師也很難做出精準的檢查與治療,在這樣的情況下,麻醉就應該是必須的。
從人道立場來看,如果因檢查的程序本身會造成不舒服,為了求得更仔細、準確的檢查,在不導致重大併發症的前提下,麻醉應是可以考慮的。
無痛大腸鏡小檔案
1.檢查:由麻醉醫師評估受檢者身體狀況,在全程監控下,由腸胃科醫師進行內視鏡檢查,受檢者可在完全沒有痛苦記憶下,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
2.檢查費用:約3~5千元。
3.時間:從打麻藥到做完檢查醒來,整個過程約半小時(實際檢查時間約10分鐘)。
4.安全性:過程中完全沒有任何不適,可同時作切片或是瘜肉切除,安全性高,僅少數人可能有麻藥過敏現象。
5.不適合對象:若年齡超過75歲、過度肥胖、肺功能差、緊急大出血、嚴重心律不整、心跳過速、腸胃沾黏或患有冠狀動脈疾病者,都不適合以門診方式做無痛胃鏡和大腸鏡檢查。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小祐
於 2007-06-14 08:38:32 說 希望大家身體的健康。 | |
point
於 2007-06-14 13:02:46 說 都覺得不舒服 | |
古葉
於 2007-06-16 00:16:19 說 無病無痛就是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