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業餘者的復仇?
‧本文由 Carol Huang 分享 ‧
2005-05-26 ‧
顯示 4,157 次
‧
轉寄 25 次
‧
短評 12 篇
‧
中央社巴黎五月一日法新電2005
隨
著部落格(Blog)的大鳴大放,包括報紙、廣播電台在內等傳統媒體,對這個快速成長的市場都垂涎欲滴,希望在這勢不可擋的潮流中分得一杯羹。目前報紙發行量已呈現江河日下局面,相反的,具備高度批判性,有時甚至傲慢無禮的個人部落格,則是一片欣欣向榮。
媒體大亨梅鐸,甚至在向「美國報紙編輯人協會」發表演說時警告,傳統媒體的老闆不容再志得意滿。
梅鐸指出,年輕人「期待量身訂作的新聞。他們希望控制媒體,而非被控制。他們想提出質疑、調查、提供不同的觀察角度。」
他說,一九六四年時有五分之四的美國人每日閱報,目前只有二分之一,年輕人讀報比例更低。「除非我們為這些改變有所覺醒、快速調整,否則媒體產業將會成為失敗者。甚至,我們之中有許多人將為之消失。」
根據美國網路產業調查公司Perseus的統計,部落格成長速度驚人。一九九九年全球部落格數量僅二十三個,目前已有三千一百萬個,預計至二00五年底更將達五千三百萬個。
部落格發揮廣大的力量,在美國,部落格作者甚至成為媒體監督者。CNN主播伊森喬丹和CBS主播丹拉瑟,均因報導不實而遭部落格披露抨擊,導致下台。
在南韓,有三萬名「平民記者」為網路原生媒體Ohmynews每日供稿。
單月點閱數達一千四百萬次的法國最大網站Le Monde Interactif,也在二00四年推出了部落格,目前的部落格作者達兩千兩百人。
加州網路公司SixApart副總裁勒穆爾指出:「部落格讓讀者奪回閱讀資訊方式的主導權。他們不希望侷限於線性閱讀,他們不需要別人告訴他們如何閱讀。」他說:「部落格是一種革命,是業餘者的復仇。」
已有許多報紙,試圖在報導中整合部落格。英國的《衛報》於二00三年伊拉克戰爭期間,在報導中納入伊拉克青年派克斯的部落格,獲得熱烈迴響,每日點閱數逾兩萬次,最後衛報吸收派克斯成為記者。
部份報紙則開放旗下記者,自由撰寫個人部落格。
部落格吸引的廣大閱讀者,同時也獲得廣告商高度重視。拉穆爾指出,從廣告到贊助,部落格將能提供巨大的收入來源。
他說:「部份品牌已開始尋找具有影響力的部落格作者,付錢讓他們測試產品。」
大型入口網站爭當部落格盟主
今周刊第436期 撰文/林衍億
網路新勢力持續發燒,大型的入口網站如微軟、雅虎、Google等,近來紛紛搶進部落格的市場,台灣網路業者也不遑多讓,相繼提出部落格的服務,部落格到底是什麼?業者又如何鎖定部落格潛藏的商機?
二○○三年,美國網路搜尋引擎Google,收購了專門製作部落格(Blog)的Blogger網站;今年三月初,雅虎營運長丹.羅森格(Daniel Rosensweig)來台慶賀十周年,同時宣布在美推出Yahoo!360°的部落格服務;到了今年四月,微軟也在其即時通訊軟體(MSN)使用人數超過一.四五億人的情況下,推出MSN的個人空間MSN Spaces,正式宣告進軍部落格市場。
在台灣,不遑多讓地,以網路相簿起家的「無名小站」,至今已吸引八十萬會員,更在今年正式註冊,成為以部落格為主要獲利模式的公司;中華電信Hinet也趕搭部落格風潮,推出名為Xuite的網誌功能。
國內外業者前仆後繼搶進部落格的市場,讓部落格成為了網路產業受重視的新興商機。
超過百萬人造訪的部落格
部落格到底是什麼?何以讓這些網路公司前仆後繼地搶攻這塊市場?優仕網執行副總陳慶蔚分析,原因就在於「部落格為網路帶來龐大人群,特別是以廣告為獲利來源的入口網站,更是得搶先進入這塊市場。」
根據台灣創世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的調查,截至去年年底止,全台造訪部落格相關網站或頻道的網友,約占總上網數的一○∼二○%。以目前台灣約一千萬人的上網人數來看,造訪部落格的人數,已超過一百萬到二百萬人,隨著未來更多業者加入部落格的市場,其人數成長將更為可觀。
部落格主要的功能,是讓網路使用者可以擁有自己的網路空間,發表或紀錄個人想法,透過簡單易懂的功能,可輕鬆完成一個屬於自己個人風格的網頁,如同個人化的出版產品。
台灣早期最著名的部落格,就是由《明日報》推出的「個人新聞台」。不過,由於當時網路環境尚未成熟,營利模式無法支撐龐大的成本,再加上網路產業的泡沫化,讓《明日報》這個盛行一時的新興網路媒體黯然結束。
儘管如此,部落格卻仍暗地發燒,尤其在無名小站興起的網路相簿旋風下,「部落格已成為網路發展中,蔚為風潮的一條路。」蕃薯藤執行長陳正然表示。不僅部落格在產業界發燒,學術界如美國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也為全校師生提供部落格的免費系統,以供老師學生在部落格交流資訊。《數位之牆》總編輯黃彥分析,「以前你的意見若不透過媒體,不會被世人知道,現在你可不理會這些人,儘管寫你想說的話。」
陳正然進一步強調,部落格未來營運的模式至少有三種,「一是販賣網路空間,二是販賣布置部落格的加值程式,三則提供有足夠品質內容(quality content)的部落格。」
擁有無限可能的部落格商機
前面兩種模式,如同過去網路業者頻推出大容量的電子信箱一般,目前已成了各家網站必備的競爭條件,如中華電信的Xuite及Web-TV的天空部落,便分別提供五○○及二五○MB的網路空間;而第三種品質內容的營運模式,就成為部落格競爭的優勢所在。
智融創投董事長盧宏鎰分析,「部落格真正精采的地方,就是在於每個使用者都各有其專長,每個部落格都會出現不同的內容與風格。」如同美國專門出版網誌的Gawker Media,其新推出的部落格雜誌(blogzine)Life hacker,因其分析新力(Sony)產品有深度見解,受到新力的重視,進而讓新力以每個月二萬五千美元的金額,獨家贊助這個部落格。「若外人想看或引用這個部落格的文章,則須另外付費,這就成了部落格可獲利的模式之一。」陳正然說。
而以年輕學生為主要會員的優仕網,也開闢如部落格形式的個人文學專欄,於這幾年蒐集會員於網站上自行創作的文章或小說,彙整成書,和出版社陸續出版了五十九本書,如《百分百女孩》、《楊門女將》等,這五年也共獲利達五百萬元,除了讓年輕網路作家有發揮的空間,也形成部落格的新獲利模式。
陳慶蔚說,「部落格除了講求個人風格外,若能加以分類成立共同平台,更成了未來分眾市場行銷的重點。」譬如北京博客時代的網站「博客中國」,統合並分類全中國的部落格文章,如此一來,便能配合相關廣告,達到更成功的行銷效果。
除此之外,現在電信業者也提出手機部落格Mblog,甚至國外也出現以視訊為主的Vlog(VideoLog視訊部落格),發揮出各式各樣的商業模式。
然而,部落格的盛行才剛起步,盧宏鎰也強調,「部落格現在仍處於混沌未明的狀態,雖是下一波的重要網路趨勢,其商機卻有待觀察。」的確,業者面對部落格的心態,應該小心謹慎,在搶攻市場的同時,謹記網路泡沫的教訓,不要在部落格熱潮中跌了一跤。
What is Blog?
Blog在台灣被稱為網路日誌,簡稱網誌,或是照英文發音直譯成「部落格」,主要為個人紀錄或發表個人想法的網路平台。Blog是由WebLog這兩個英文單字構成的新單字,WebLog的原本意思是網頁的更新紀錄,之後被網友戲稱為weblog,進而改稱Blog,成了Blog這個字的由來。
另外,通常大家會稱寫網誌的人為blogger,寫網誌的動作為blogging,成了Blog延伸的英文新單字。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弘虫cavin
於 2005-05-26 02:16:45 說 哦, thanks for sharing | |
samie
於 2005-05-26 09:41:52 說 对我来说没差! | |
deedee25
於 2005-05-26 13:15:22 說 now i know...thanks | |
laukwokbun
於 2005-05-26 13:50:56 說 部落格??? | |
vwn
於 2005-05-26 21:12:06 說 嗯~~~值得思考 | |
ㄚ呆男+自以為男
於 2005-05-26 21:27:54 說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
Husky
於 2005-05-26 21:36:19 說 時代推移進步下ㄉ新文化... | |
suki_pang=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於 2005-05-27 12:25:36 說 有呀, 我也在某一部落格打日記的. | |
point
於 2005-05-27 22:14:54 說 thanks! 時代在進步 | |
asd
於 2005-05-29 19:30:41 說 有差別嗎 | |
唐篠安
於 2005-07-20 18:11:45 說 有差嗎 | |
使月
於 2005-12-20 20:21:17 說 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