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隆︰每個國家都怕被邊緣化
‧本文由 asd 分享 ‧
2006-12-16 ‧
顯示 3,524 次
‧
轉寄 2 次
‧
短評 4 篇
‧
專訪經濟部長採訪�吳韻儀.楊淑娟.黃靖萱 整理�張翔一
提起經濟部長陳瑞隆,多數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台灣進入WTO的重要推手。
從一九七三年進入公務體系,扣除中間曾在民間企業的兩年,陳瑞隆在經濟部超過三十年,經歷十五任經濟部長,參加超過兩百場以上的談判,是內閣中少見、歷練完整又了解產業的技術文官。
在昔日國貿局同僚、舊屬口中,他也是少見把人生精華都奉獻給國家的人。因為現年五十八歲的他年輕時長期駐外,妻小為了教育問題而留在國外,自己在台灣獨居,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是家常便飯,休閒生活不是享受天倫之樂,而是打羽毛球。
長期在外貿體系的陳瑞隆一向主張自由與開放。談起台商能如何在全球佈局勝出,他眉飛色舞、頭頭是道。談起兩岸經貿,他不諱言並不反對台商登陸。不過面對台灣的未來,陳瑞隆強調,振興民間投資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
問︰大家都在談台灣的投資減緩,部長怎樣看待這件事,政策計劃要怎樣推行?
答︰今年我們的外需是不錯的,也就是所謂的外熱內冷。一到七月的出口成長都是兩位數,先行指標,就是所謂的訂單成長率也還不錯,表示最少在未來的兩、三個月內,我們的出口應該會繼續有兩位數的成長。
既然外需不錯,我們假如要維持一個比較高程度的成長的話,很理所當然地內需的部份就變得很重要。內需我們主要是兩塊,一個投資,一個消費。
消費因為卡債的問題,所以現在比較低迷,也有很多人對經濟的前景缺乏信心。而且一下子要讓消費有很高幅度的成長也不容易,因為消費受到人口限制,除非我們大量鼓勵外來的觀光客,否則它的成長還是可以預期的。
原動力來自民間投資
投資的部份又可以分為兩塊,一塊是政府的公共投資,這塊基本上是蠻固定的,因為受到預算的限制,規模有一定的水準。
經過這樣的分析之後我們可以發現,推動整個經濟成長最主要的原動力應該是來自民間投資,所以我們要推動大投資。
要提振、強化民間的投資,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是讓現有指標性的重大投資案件順利啟動,因為這對整個工商界的投資信心有很重要的啟發作用。比如說力晶的十二吋晶圓廠、友達的平面顯示器、中油的三輕。
第二點,我們會從幾個面向,從民間投資遭遇到最大的問題著手:土地的取得,人力的供應問題,第三個是資金。
我們會延長工業區租用土地的減免與折扣、釋出國有土地,在資金方面也放寬中小企業信用保證貸款的成數和條件,還有開發基金投資。
在人才方面,是可以三贏的。雖然企業有雇用外勞人數比例的限制,但如果企業有合適的外勞供應、不缺工,把業績做起來,就可以增加本國員工的聘雇。
另外,最近比較流行的,大家都把二○一五年設定為一個目標年,包含韓國、日本都在規劃整個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
我們的目標是,到時的平均國民所得是要三萬美元,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必須要有多少的成長率,然後我們民間投資應該多少,半導體、顯示器、什麼樣的晶圓廠會有幾座,我們都有一個目標。
我們有一個品牌台灣計劃
問︰那麼對於二○一五年,台灣與南韓、日本之間的願景有什麼不同?台灣有什麼優勢和特色?
答︰這要看用哪個指標來看,比如說在平面顯示器和DRAM方面我們有機會超越韓國,在其他方面我們早就超越韓國,所以在資訊產業界就整個超越韓國了。
中小企業也是我們比較領先。韓國事實上它整個經濟是靠幾家大企業支撐的,這幾家大企業好,它整個經濟就好,這幾家大企業假如不好的話,它整個國家經濟就不好。
我們在貧富的懸殊、以及產業的均衡發展方面,是比韓國要好的。這也是所謂的「經濟福祉」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當然我們在品牌方面比較沒有這樣的優勢。我們有一個品牌台灣的計劃,這也是我們未來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計劃。
經濟部不反對台商登陸
問︰最近旺旺在台灣減資,要擴大在大陸的規模。對於這些大企業而言,土地、資金與人才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他們反而在乎投資大陸的資金不能超過四○%的上限,我們要怎樣留住這些大廠商?
答︰基本上經濟部的政策方向非常清楚,當然是投資台灣優先。所以我們大投資是鼓勵我們的民間,甚至鼓勵國外的廠商來台灣投資。
投資台灣優先之後,假如為了要擴大企業的營運,要善用全世界的資源,掌握全世界的市場,我們當然也會協助它進行全球的佈局,比如我們提供資訊。
像這幾年有區域性經濟體的協定,FTA(自由貿易協定)的發展非常蓬勃,保守的估計,到年底,至少有三百個協定會正式在全世界各地運作,簽署國彼此之間透過降低關稅來提供優惠待遇。歐盟東擴以後,二十五個國家裡面,大概高達六○%到七○%的貿易是在區域內。
台灣的廠商為了要取得這些區域貿易協定所提供的市場機會,必須要作全球的佈局。
當然大陸絕對是一個機會,但是除了大陸之外還有很多機會,比如歐盟東擴、中美洲、甚至中東。
不要看我們好像因為跟中美洲有邦交所以在推動。包括韓國、日本都去中美洲了,尤其日本在薩爾瓦多買下留尼旺(Reunion)整個港區的土地。因為宏都拉斯跟薩爾瓦多有一個計劃,要從這個太平洋的港口,建造穿越東西的公路跟鐵路,到達大西洋岸,也就是建立一個巴拿馬運河之外一個乾的運河。
有些廠商會批評國內是為了邦交才去中美洲,但事實上你看日本、韓國做得比我們還積極。
關於投資大陸,基本上我們經濟部不持反對的立場,事實上我們也提供台商一些協助。
可是我們要提醒廠商的是,在全球化的時代,全球佈局必須要有更寬廣的視野,才能夠取得最大的利益。
像油源充斥的中東也提供很好的投資、貿易的機會。這些中東國家在做一些基礎建設,光是沙烏地阿拉伯,未來十年最少就有一兆美元的商機。
當然我們政府受到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沒辦法簽署很多的自由貿易協定。
目前為止只有巴拿馬跟瓜地馬拉,當前正在積極跟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進行自由貿易談判,也在積極推動台美的FTA。但這個都不是很快就可以有成果的,所以在這個情況之下,廠商的全球佈局是非常重要。
尋求美國五百大企業支持
問︰台美FTA觸礁,未來FTA對台灣的重要性與影響是什麼?
答︰現在每個國家都忙著在談FTA,每個國家都怕被邊緣化,不是只有台灣。
我們跟美國的經貿、投資方面關係,甚至其他產業的合作也很密切。而且台灣與美國的資訊產業是脣齒相依,竹科停電以後美國華爾街的股市就馬上會有反應,所以我也要致函美國《Fortune》五百大企業的執行長,尋求他們的支持,因為這也符合他們的利益。
問︰是不是台美FTA談成後,我們之後的腳步會比較順利,也比較沒有被邊緣化的危機呢?
答︰台美FTA的經濟效益最大,當然我不太願意去講,因為怕中國大陸一聽到就強力地杯葛。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point
於 2006-12-16 13:51:03 說 感謝分享 | |
龍捲風= 平生修得隨緣性-粗茶淡飯也知足 =
於 2006-12-17 16:36:52 說 感謝分享 | |
kuni
於 2007-01-27 00:16:19 說 目前情況.. 已經被邊緣化了,別再粉飾太平,自欺欺人了~~ | |
yiyi
於 2007-03-20 14:18:04 說 tha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