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走過,不必留下痕跡
‧本文由 w28960138 分享 ‧
2010-04-23 ‧
顯示 5,131 次
‧
轉寄 2 次
‧
短評 3 篇
‧
文/包以順小時候的教科書上讀過《老殘遊記》,及長又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心想竟有這等優美的風景,不知哪天才有機會旅遊瞻仰?好多年以後發現,嗐,沒那個地方也沒那個事,全都是掰出來的。
中年之後有了Discovery頻道與「國家地理」讀物,安坐斗室,暢遊世界,天涯海角瞬息而蒞,碧落黃泉無所不至,從此拋棄「張三到此一遊」的胸懷,就連我那天價買來的廣角相機也束諸高閣──頂多不過是風景裡有個你,還能比專業的電視鏡頭拍得更美嗎?
我能理解,也能同情相機一族的情懷。在某一個時間你到過這片地方,所以攝影留念,作為以後的記憶,又向別人炫耀。在你而言,走過,必留下痕跡,這當然值得喝采。但是你卻不想想,這片地方對於你到過或沒到過,絲毫感覺也沒有,有一天你不在了,你的子孫會把這些照片放在哪裡?多久才挖出來掃一掃灰塵?就算你與國家元首合影,他還題字餽贈,你以為陳水扁、馬英九會記得你是誰嗎?這樣的瞬間走過而留下蛛絲馬跡,有什麼意義?很值得驕傲嗎?
到了南京,那座不高的丘陵上,乾隆皇帝寫了兩個大字鐫刻山石,叫作「虫二」,意思是說「風月無邊」。皇帝寫的嘛,那也站在旁邊照張相留念。哈,來過了!
那我就想請教,乾隆,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兩百七十多年以前的清朝皇帝,與你有多大的關係?不就是風景嗎?不就是張三到此一遊嗎?乾隆說的是風月無邊,到了你卻是鏡頭有框。他留下的痕跡是無奈的天長地久,那,你的呢?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這句話不是什麼至理名言,歷史上也沒什麼地位。卻是有位卜學亮先生主持電視尋人節目,言走過必留下痕跡,一砲而紅,竟找回不少失聯多年的人,功德無量。不過我不識相又要問,那些到處留下痕跡的通緝犯,我們究竟是抓回來了幾個?
包以順先生五十年來行蹤無算,早已超過十百個八千里路,每到一處,千萬步而不見一個腳印,從來沒有留下點滴痕跡。風景再美,也就是風景看見了我而已。
老而無所事事,卻又來寫一些不為人知的各地趣談佚聞,是不是也算自打嘴巴,留下走過的痕跡呢?
【2010-03-17/聯合報/D3版/聯合副刊 】
0.00
0 votes
1
3
5
7
9
請按數字進行評分
請以1~9的評分代表由負面到正面的感受,統計數據將決定資訊的參考價值。謝謝!
|
關鍵字建檔說明
|
顯示/隱藏
列印
列印提示
- 您可以點擊右方的「顯示/隱藏」鏈結來隱藏不相關的內容。
- 內容確認後,點擊右方的「列印」鏈結或瀏覽器之列印鍵即可。
- 完成後,顯示被隱藏的內容即可繼續瀏覽。
◎附加檔案 中的附件有三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均限會員使用:
- 圖檔類型 以縮圖方式呈現,點縮圖後會浮現原尺寸圖檔!
- 檔案類型 以檔名方式呈現,建議先另存新檔,再開啟瀏覽!
- FLV類型 支援線上瀏覽模式,請按檔名前方的圓型箭頭;按檔名則是另存新檔。
-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請參考「Office 檔案開不了怎麼辦?」
- 郵件容量超出 50MB 時,為了節省網站營運成本,僅提供下列會員使用:
naana
於 2010-04-23 05:28:24 說 虫二= 風月無邊。乾隆很促狹呢! 作者的理念蠻有道理。拍留一堆照片,除了自己,也許兒孫輩孝順「勉強」保留,到了曾孫玄孫就變成垃圾棄之唯恐不及了。所以,走過,留痕跡在記憶即可,其他有形的,免了! | |
笨小白= 因為懶所以勤力,儘量勤力為了可以懶 =
於 2010-04-23 11:48:56 說 非常認同作者的觀點 也想到了蘇東坡的"觀潮" 廬山煙雨浙江潮 未到千般恨不消 及至到來無一事 廬山煙雨浙江潮 ~與大家分享 | |
叮咚= Dare to dream, able to win! =
於 2010-04-23 18:07:53 說 基本上認同,但有時候拍照不單單可以給自己看(老來打發時間,回顧過去人生的總總趣事),還可以給子女留個記憶。(如果有不測風雲時,至少有個追憶的媒介)但我很同意把自己當成世間、景點的過客,在不破壞的原則下盡可能去感受就好。 | |